虽然苏轼现存于世的文学著作共有 2700 多首诗、 300 多首词和大量散文作品。但存世的画迹目前所知只有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和此次拍卖的《木石图》。
11 月 26 日晚,苏轼的水墨画《木石图》在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拍卖中,以 4.636 亿港币拍出(含佣金,落槌价 4.1 亿港币),约合人民币 4.112 亿元。这使得《木石图》成为历年来仅次于北宋诗人黄庭坚《砥柱铭》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第二高价,后者在 2010 年北京保利春拍以 4.36 亿人民币成交。
据 artnet 网站报道,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在拍卖后的记者会中透露买家“来自大中华区,所以一定是回到中国人手上”。她随后又表示,公众有可能再见到《木石图》,暗指买家可能为机构藏家。
《木石图》描绘了一株枯木,庄严屹立于形状怪异的石头旁。画作裱成手卷,约为 27 x 543 cm,其中画心约为 26 x 50 cm,其后有题跋四首。画面可分为三段来看:除引首部分的空白之外,首先是画心部分,绘制有枯木、石头、草木等;第二段先后是刘良佐与米芾的跋文;第三段为元代愈希鲁和郭淐跋文。这幅手卷装裱的天地部分有一条细细的蓝线,这是明代初年的裱法。而手卷盖有 41 枚鉴藏印,分别来自南宋、元朝至明朝的收藏家,这些印章都是这件作品的考证之一。
宋 苏轼 《木石图》 水墨纸本 手卷,画心部分。来自佳士得网站
水墨纸本手卷《木石图》是苏轼少有的几件传世作品之一。虽然苏轼现存于世的文学著作共有 2700 多首诗, 300 多首词和大量散文作品。但他存世的画迹目前确认的,只有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和此次拍卖的《木石图》。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周时健指出,在中国艺术史上,宋代是艺术成就的巅峰时期。绘画及书法是当时的士大夫必修的其中两艺,此两门艺术因而发展繁盛。
苏轼( 1037 年至 1101 年),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
米芾题跋,来自佳士得网站
苏轼于 1037 年生于书香门第, 19 岁成为进士,表现出类拔萃。在宋神宗于 1067 年登位之时, 苏轼已是备受尊崇的士大夫。 1071 年,苏轼成为朝廷党派之争下的牺牲品,外任杭州通判。其后近十年,他再被先后贬到密州、徐州及湖州。 1079 年,苏轼被捕下狱。这次的牢狱之灾及其后被流放的遭遇,因他私下撰写诗词暗讽当时主导朝廷的王安石变法。周时健解释﹕“他在 1080 年获释时已判若两人,经常内省自察,避谈政治,转为开始思考人生及哲学。”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认为,经历官场失意,以及贬谪流离的生活,苏轼当时的心情郁郁不得志。“所以他这时候的画作,会带有一点荒寒的意境。他画出的作品,跟当时的画匠、职业画师或宫廷画家是不一样的画法。从他画中竹子和石头的笔触和转折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当中的灵秀之气。这些线条看似简单,却很难画得如此丰富和多端。”
苏轼的《木石图》经佳士得判断,创作于 1071 到 1101 年间。苏轼经常以石、竹和木入画,他称之为自己的“三益友”,是他精神启迪的来源。枯木在中国传统寓意中拥有多重意义,其中之一是绝处逢生,比喻身处困境。此画充分体现出苏轼当时的心境,虽艰辛而依然茁壮屹立。
画上“宋四家”之一的米芾题跋:“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如世路险,老学道心微。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米芾的题跋认为画中的枯木表达老年时的心境,当中的愁思与苏轼被流放时的经历互相呼应。米芾在书法上的成就极高,使得苏轼留存于世的这幅《木石图》更为珍贵。游世勋指出:“这件‘苏米合璧’,相信在历史上应该很难再找到第二件这样的作品。”
宋 苏轼 《木石图》 水墨纸本 手卷,画长﹕26.3 x 50公分(10 3/8 x 19 3/4 吋);
画连题跋长:26.3 x 185.5公分(10 3/8 x 73 吋);全卷连裱共长27.2 x 543公分(10 3/4 x 213 3/4 吋)。
刘良佐、米芾、俞希鲁、郭淐题跋,鉴藏印共四十一枚。来自佳士得网站
在中国书画黄金期的北宋,文人绘画追求的是精致和精谨,绘画的技巧性非常强。而在苏轼的画中,反而可以看到轻松、文雅的一面,游世勋认为苏轼“完全开启了后来的文人画风潮”。
《木石图》从宋代一直流传到 1937 年,至北京的书画商、古董商白坚夫手中。而后《木石图》被带到日本,并由藏家珍藏数年,流传至今。佳士得的专家于今年初在日本找到这幅作品,并认定这是苏轼真迹,其后收藏这幅作品的日本家族愿意公开拍卖。
题图来自佳士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