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飞针走线,将动植物等元素通过刺绣的方式记录着,并将苗绣技艺世代相传。
苗绣,是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世世代代的信仰与“灵魂”,它像一本“无字天书”,记载着苗族人千年的历史,同时记录着属于她们的故事与“秘密”。流传在贵州省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
随着时代的更迭,“藏在深山里的高定”重回大众视野,本期专题,我们聚焦苗族刺绣,以期通过神话传说、民间技艺、图案纹样、苗人故事,让人们读懂苗绣,多角度展现灿烂的苗绣文化,揭秘大山深处的手艺之美。
手艺绣山川
handicraft embroider landscape
专题
读懂苗绣
《数纱绣》曾丽收藏
话信仰
苗族历史缝隙中的传说故事美丽而动人,让我们共同聆听苗绣作品背后的神话,揭秘先人智慧。
《散落在苗族历史缝隙中的传说与记忆》
淳于步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苗侗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榕江公鼓宗支男子盛装,中心纹样为蜈蚣龙,四周为“卍”字回纹,四角为四只鸟。
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着自己文化的源头,苗族也不例外。苗族的三大文化发端,不仅演绎了苗族以后的“生存模式”,也演绎了这个民族的习俗、工艺等“生活样式”。在苗族的生产生活,特别是服饰纹样中,这种文化源头的符号性记忆无处不在。
丹寨白领苗归宗服饰纹样——蝴蝶妈妈与水泡恋爱繁衍人类。
台江施洞苗族服饰纹样——蝴蝶妈妈与苗族始祖姜央。
雷山西江苗族服饰单头双身龙纹样。
榕江摆贝苗族公鼓宗支龙纹样。
插图丨黑黠
读技艺
贵阳苗疆故事民族博物馆馆长曾丽与父亲曾宪阳常年在苗疆大地寻访,两代人的传承故事极为深刻。其收藏的苗绣作品蕴含着精湛的刺绣技艺。
《继续,苗疆故事》
曾丽
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
雷山苗族刺绣盛装。
苗家女子在绣制苗装上会毫无保留地付出,甚至会耗费几年时间来绣制一件盛装。这是因为在传统习俗中,苗族人认为刺绣的时候老祖宗会在天上看着,认真的、绣得好的人就会得到祖宗的保佑,绣得好不好决定了女子在族群中受人尊重的程度。我喜欢去参加苗族人“跳花场”这样的节日,苗族姑娘极尽所能盛装打扮,展示她们的刺绣衣装和刺绣手艺,未来的婆家人和后生小伙会根据姑娘衣服上的绣花手艺挑选媳妇,绣得好才能嫁得好。
平绣
破线绣
缠线绣
挑花
看纹样
年代久远的苗族刺绣、织锦、蜡染纹样,经过独立学者的收藏与解读,再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所包含的使用功能与情感属性值得一览。
《纹样,即自由》
王增业
独立学者
贵州丹寨苗族蜡染女盛装。
四川叙永苗族蜡染女裙。
谈及纹样,许多人认为苗族纹样的分类以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方式进行分类,这是基于表象的分法。从东部苗族到中西部苗族,纹样风格看起来差异很大,比方说西部苗族通常使用几何纹样,但问及她们时,她们无法完整确切的讲出纹样的意义,只知道是代代传承而来的。需要理解到纹样背后的情感与精神,将其视作整体去直观,才能理解纹样的本质,而停留在表象的符号而做理性的分析只会瓦解纹样。
民国时期贵州花溪苗族挑花衣袖。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挑花
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织锦
懂绣娘
通过与老少两代苗绣传承人的对话,我们能发现苗族绣娘群体的状态与苗绣发展的情况。刺绣方式的不同,也能挖掘出两代人的生活差异。
《文化变迁中的苗族刺绣》
周禺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周乙陶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20世纪60年代的苗族刺绣。
两代刺绣传人表达出不同的刺绣情结,但有一点是需要共同面对的,苗绣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内在的困惑,苗绣艺人普遍不具有绘制花样的创作能力,这就很难参与花样的创作与绘制。1957年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指出了“绣花的纹样形式,无形中被剪纸的人所控制,她们掌握了纹样的形式及其变化。有的确实抄袭了外来成套的东西,这就或多或少地冲淡了原有民族风格”。
新一代苗绣传人宋美芬正在进行苗绣手工。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