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杜娟,章紫艳,章子航

2023-11-02 14:17:00

 “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包装行业必将迎来新挑战和新变革。竹材包装是包装行业践行“双碳”目标的积极探索。文章阐述了“双碳”目标的发展进程,从讨论竹材的低碳价值入手,梳理了发展竹材包装与实现“双碳”目标之间的必然联系,归纳了竹材的特征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规律,并针对新的时代要求提出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设计、减量化、简约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竹材包装设计路径,减少包装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促进低碳化包装设计的发展进程,实现生态环境与包装设计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双碳”目标;竹材包装;低碳设计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愈加恶劣,包装行业迎来了绿色转型的挑战,包装碳减排刻不容缓。解决问题势必要从源头抓起,选用生态低碳的包装材料是促进包装碳减排、缓解环境压力的必要举措。竹材本身所具备的低碳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其在众多包装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最佳选择。发展竹材包装有助于减少包装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根本上降低包装垃圾给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发展竹材包装是包装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是促进包装行业向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竹材包装与“双碳”理念相契合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针对这一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双碳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移除量相平衡的状态;中国针对气候和环境问题发起的碳减排承诺,已经激发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21年10月,全球已有132个国家及地区将“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了“净零碳排放”演进的目标愿景。向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广泛共识。


对包装碳排放量的研究涉及包装材料、包装生产、包装使用、包装回收等多个方面。包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主要由材料的化石能源消耗以及生产中用电和燃煤等方面形成,会引起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等恶劣的环境问题。为了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包装业必须改革,进行包装碳减排,即在包装的生产过程中减少碳、硫等物质的排放。材料是包装设计环节的物质基础,与碳排放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采用绿色低碳的包装材料是发展低碳包装设计的基础。在众多自然材料中,竹材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异的生态效益脱颖而出,是绿色低碳包装材料的首选。


竹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它生长周期短、成材快、易降解,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能获取更多材料。竹子与相同面积的树林相比,能够多释放三分之一的氧气,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具有优良的碳汇能力。与其他材料相比,竹材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能耗相比较低。在废弃使用阶段,竹材也可以通过本身的能量转化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如竹材加温软化、炭化以及漂白等程序中所需的能量可以通过焚烧竹材边角废料所产生的热量来满足,也可以直接焚烧成为养料。


竹材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规律 


(一)空性运用规律


对竹材进行不同的切割,会产生不同的竹材利用模式。切割方式主要分为横向切割和纵向切割。这两种不同的竹材切割方式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空性设计模式,分别为中空形态设计与孔洞设计这两种模式。中空有节是竹子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也是包装设计中无法忽视的一大设计要点。竹材中空有节和滴水不漏的特性是做包装容器的基础,竹节之间的空间容纳度和承载力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用量,而且把天然的竹筒形态直接运用于包装设计中,既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又可以满足消费者崇尚绿色自然的精神需求。例如,茶人岭的花茶包装(图1)利用了竹子的中空特性,将中空的竹筒与印花图纸巧妙地结合,呈现出了古朴的视觉效果,给人以自然朴实的感觉。并且,将品牌商标直接雕刻在竹筒上,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既简单又实用。


对孔洞的运用是竹材包装设计中的核心法则以及关键的表现元素。孔洞的产生具有被动性,依托于竹材的中空特性,通过对竹丝篾片进行穿插编织产生。孔洞具有规律性,通过不同的编织方法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有秩序的孔洞空隙,具有筛滤、透气、展示和方便携带等优点。而且孔洞的形状与大小可根据被包装物的不同需求做出合理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用途与功能。孔洞越大,透气性和流通性就越强;孔洞越小,密封性越好,适合装载细密颗粒状的固体。例如,2这款日本的竹编食品包装采用了竹篾编织的工艺,其包装容器上较大的竹编孔洞使得包装具有良好的透气和保护性能,有利于保护被包装物不易腐烂,大的竹编孔洞还具有优良的展示性,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产品,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这样的竹材包装不仅能促进销售,还能传递给消费者一种自然、实用的美感。

 

二)弹性运用规律


竹材具有韧性、易劈裂性、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对其进行纵向为主的切割后得到的竹篾具有强大的弹性和韧性。纵向分割的竹材呈线形,一般以曲线的形态出现,富有动态美。竹篾越细,其弯曲造型的自由度就越大。竹篾可以利用“热塑工艺”,通过高温加热达到软化弯曲、冷却定型的效果,造型可千变万化。其弹性和韧性是很多包装材料所不可企及的,可以单纯地利用打结、穿插等特殊的编织工艺进行收编,不需要胶水辅助,减少化学药剂对于环境的污染,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其优越的弹性承载功能还可以衍生为特有的辅助变形功能,赋予竹材包装保护和便携功能。利用不同的编织工艺,使得异形的物品能方便放置和保护。人类在日常的劳动和生产过程中也很好地利用了竹材的这一特性,比如传统的竹弓箭、扁担等,很多都是在运用竹材的弹性特点。


三)色彩运用规律


色彩是材料外观属性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竹材包装所带给消费者的视觉与产品调性。在工业化时代,消费者接触的都是冰冷、机械的工业化产品,缺少亲和力与人文气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竹材的色彩运用需要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用不同的竹材色彩去迎合不同群体的情感需求。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情感,竹材的色彩以绿、黄、红三种色系为主。青绿色的竹材代表着自然、生机、活力,给人以新鲜、清新的感觉,可适用于新鲜类、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包装上;黄色的竹材代表着淡雅、恬静,给人以干净、温暖的感觉;红黑色的竹材代表沉稳、典雅,给人以厚重、古雅的感觉,可运用于高贵的稳重的礼盒包装上。竹材包装的色彩主要以简洁、单纯、清新和素雅等色彩为主,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自然的色彩调性,满足消费者崇尚自然的精神需求。例如3这款竹筒茶叶包装,淡绿色的纸质外包装与褪去竹青呈淡黄色的竹筒搭配和谐,色彩淡雅、清新,配上传统书法字体,能准确地表达出被包装产品的调性以及文化韵味。


双碳目标下竹材包装的设计路径


(一)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设计


目前,大部分的包装设计体系普遍是直线型、单方向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模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提出了“从摇篮到摇篮”的可循环设计概念,即现有的包装产品可通过降级循环或升级循环,成为新产品的能源或材料。想要最大程度地把低碳理念贯穿到包装设计中,就不能仅局限于产品本身,需要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循环、分解、替换等后期使用阶段。只有这样的循环设计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从源头上解决设计资源的消耗问题。因此,产品的可循环使用功能是竹材包装低碳化设计的重要环节,即竹材包装在被使用完之后,仍然具有其他功能,能够被消费者重复循环使用。例如4这款竹筷包装在使用完之后还可以当做插花器具,赋予了竹材包装新的功能,增加了其附加值。可循环再使用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使得资源效益最大化,减轻资源消耗对于环境的压力。


减量化、简约化


减量化原则是生态低碳理念的核心原则。限制过度包装、延长包装的使用寿命、减缓废弃速度和耗费资源的速度,是实现低碳包装设计的保证。在追求低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浑然天成的竹包装凭借自身天然独特的承载特性,可以在很多包装设计当中被直接运用。竹材包装的造型与结构要尽可能简易化、单纯化处理,避免过度装饰,采用竹材自然简约的形态来进行包装,减少人为的加工与资源消耗,这种简约设计符合低碳理念,是降低包装生产碳排放量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满足消费者崇尚自然绿色的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例如5这款牛仔裤竹材包装,采用竹编材料进行包装,整个包装造型非常简单,没有多余的材料,包装动作也非常简单便捷。而且包装的大小正好是手可以握住的尺寸,方便人们携带。


模块化、标准化


模块化设计是指在特定范围内将产品的某些要素进行组合,并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的一种设计方法。实施模块化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竹材包装部件加工的复杂性,从而降低生产压力,提高生产效率。竹材包装的模块化可以通过竹材包装模块之间的相互组合来满足不同的包装功能需求,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规范了产品规格,有利于拆卸维修,可以快速更换问题模块,延长包装的使用寿命。想要把竹材包装真正地投入到大众消费市场当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竹编产品由手工艺品向工业产品转变,实现艺术性与商品性的统一。而竹材包装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加强了竹材部件之间的可替换性和通用性,能够减轻竹编部件对手工编织的依赖性,给竹材包装的批量化、系列化生产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降低竹材包装的生产成本,促使竹材包装能够打入大的消费市场。竹材包装的模块化、标准化设计也有利于降低竹材包装生产过程中的报废率,减少对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包装生产的碳排放量,契合国家的“双碳”目标。中国美术学院老师兼“素生”品牌创始人章俊杰表示设计师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设计工作,而必须具有商业化思维和探索精神。竹编手工艺要融合到现代社会有很多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成本核算、功能转换以及审美现代化等问题。想要把传统的竹制品深入地打入大众市场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探索商业、传统工艺和设计美学的关系。由于竹材本身不规则的特性和竹编工艺的个体差异性,竹材产品很难形成批量化的生产。因此,章教授提出了竹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得竹编产品能够批量化快速生产。其创立的“素生”品牌,就很好地运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例如6这款灯具就是利用了竹编的天然弹性,运用单个编织的单元件组合而成,是结合了原有竹编思路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经典作品。


结语


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竹材以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脱颖而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竹材包装的探寻是发展低碳包装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实现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竹材的生态性,将竹材的特性恰当地运用于竹材包装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并缓解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力求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融合统一,是包装设计新的时代命题。推进竹材包装的应用,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低碳消费模式,促进包装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宏巍,范宝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路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2):31-33.

[2]刘杨.从竹材设计规律中探讨包装设计中的“低碳”效应[j].艺术科技,2019,32(02):178-179.

[3]柯胜海,韩振中.模块化设计方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3(06):31-32.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摘要:宁波棠岙纸制作技艺这一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结合设计学、社
邢加满,马祥喜,曾雯雯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毛麻绣的视觉语言特征,从情感、文化、审美三个方面来明确不同受众的心理认知,结合系统
韩丹,邱春婷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利用系统地图与核心用户的旅程图,分析社区环境下闲置玩具共享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对其需求进行归
贾倩文 0评论 2023-11-2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其历史逻辑萌芽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在
邢国忠 屈靓雅 0评论 2023-11-17
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民俗学家、翻译家【摘要】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统工艺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发展,到了
徐艺乙 0评论 2023-11-17
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专题主持人语:陈汉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设计教育家和设计师,被誉为平面设计领域
陈楠 0评论 2023-11-14
摘要: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由于遗传、疾病以及未及时发现等因素导致的听力障碍儿童数量在急剧攀升
高渤1 ,李毅2 ,董文凯1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研究学龄前儿童居家生活习惯及居家时间安排需求,利用劝导理论指导儿童时间管理互动系统设计研究
张路,潘维,刘建军(通讯作者)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面对当下手机app老年用户持续增加的现状,文章探究老年用户对同一界面中功能按键排版方式的使用
王广文1 ,陈明睿1 ,郝琳1 ,张千宜2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为解决办公人群在久坐办公过程中易出现亚健康的问题,设计既能满足办公需求又能维护健康的办公家
祝小林 0评论 2023-11-13
摘要:家具产品的不断迭代加速了人们的更换频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文章对家具产品进行
赵鹏飞,彭心超 0评论 2023-11-13
摘要:设计在商业领域对创新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性得到共识,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始把“意义创新”作为设计创新的
杨彭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人体与时装关系的调整最终要达到时装造型最佳视觉装饰效果和人体最佳舒适度的平衡。文章
黄永利 0评论 2023-11-13
摘要:闽东北金漆画将我国民间手工艺与传统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高超精湛的工艺技法与虚实写意的艺术表征
缪远1 ,徐铮宇1 ,陈舒洁1 ,刘高栋2,李淑娜1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中提出了纪念碑性的概念,认为纪念碑性使
李秉融,卜莉莉 0评论 2023-11-1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