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刘韦伟1,2,赵艳1,2,李伟佳1 (通讯作者)

2023-11-01 11:49:00

  要: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探究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影响“地方感”形成的“环境—服务—公众”要素,将环境和服务因素纳入地铁“人”这一个体,建构17项地下与地上环境因素、5项服务因素以及2项公众因素。同时,通过城市意象理论、地方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以及sor理论,进一步建立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地方感”形成的理论解释框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历史城区特定公共空间的更新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地方感;形成要素;研究框架


一、研究背景


我国大城市地铁建设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对城市人而言,地铁已成为承载日常生活的空间,地铁不仅具有交通职能,同时兼具交往、休闲、商业、文化、媒介等多重含义,尤其作为老城区历史街区的地铁站,承载着城市历史、地域等特色文化,是人们感知一座城市,建立认同感的重要场所。如具有强烈场所意义与情感价值的巴黎老城地铁,呈现出人与空间的情感依附关系。而“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人们对特定环境的感知,探究人与环境或空间之间相互作用的反馈机理与情感关联。构建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地方感”,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城市的情感,提升城市归属感。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心区地铁站及其周边城市空间多呈现“千站一面”、无地域特色趋同性的普遍问题,尤其具有文化遗存和地方记忆的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地域特征不鲜明、人文环境塑造欠缺,导致公众与地铁站域空间环境之间情感关联缺失。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加强城市归属感与幸福感。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塑造“地方感”,加强人们与空间环境的情感联系,探索主观心理感知与空间环境塑造之间的偏差是设计者的目标与面临的挑战。


针对人们的主观感知,评估与改善不同城市空间的环境,进而塑造“地方感”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地铁站空间这一特殊环境还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地铁站空间类型与范围、分析城市空间“地方感”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影响“地方感”形成的因素框架,为我国城市历史片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提供参考。


二、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中“地方感”的形成要素探析


从目前文献搜集调查情况来看,还未见有关于城市地铁站空间“地方感”的影响要素或营造等方面的针对性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交叉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逻辑分析,尝试建立研究技术路线。首先,鉴于目前针对地铁空间的相关研究较成熟,从国内文献中建筑学、轨道交通等专业领域总结地铁站空间的类型与研究范围,以定义地铁站空间的影响范畴;其次,基于对国外“地方感”相关实证文献的调研,梳理影响城市空间“地方感”形成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归纳与演绎方法探索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地方感”的形成要素。


(一)城市地铁站域空间的类型与研究范围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利用模糊查询方法检索“地铁站空间”or“地铁空间”关键词高度相关的中文论文,检索时间为2000—2022年,共搜索到482篇文献,在搜索结果上进一步筛选检索的文献:1.对文献标题进一步阅读,剔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2.研究对象必须为“地铁站空间”或“地铁空间”,学科选定为“铁路运输”和“建筑科学与工程”;3.筛选引文量最多、相关性最高的文献。共得到175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110篇,学位论文43篇,对上述文献进行深度研读,合并界定范围或空间类型重复的相关文献,对获得的文献摘取“作者(年份)”“空间类型”“研究范围”3个方面的信息,列于下表,未纳入表格的相关文献作为具体论证的辅助支撑。(表1


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发现,学者们对地铁站空间的名称、空间类型与研究范围均有不同的界定,但已有研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地铁站空间包括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影响区域范围(辐射半径)的划定等。因此,本研究界定“地铁站域空间”的类型包括地下空间(站厅、站台、出入口等)与地上空间(街道、公园、绿地、广场等步行环境),研究范围为地铁与城市互动、联系最紧密的步行核心区(0400米)。


(二)城市空间中“地方感”形成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城市空间地方感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检索主题为“sense of place*”and“urban public space*,为保证结论的时效性,搜索的时间范围为2000—2022年,共检索339篇文献。进一步筛选检索的文献:1.对文献摘要进一步阅读后,剔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2.研究对象是城市公共空间,不涉及私人空间与社区;3.必须是实证研究,不涉及综述或对政策的解读;4.必须明确提出与空间、环境相关形成“地方感”要素。经上述筛选,获得第一批合格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读,并通过其引文网络对文献进一步补充,以减少由检索词选择带来疏漏。对所获得的文献摘取“作者(年份)”“方法”“结论”3方面的信息,列于下表(表2


(三)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中“地方感”的形成要素探析


1.“地方感”形成的环境因素


城市地铁站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地上空间以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步行环境为主,是人们进出地铁且与城市互动最紧密的外部空间;地下空间以站厅层、站台层、隧道以及出入口为主,是人们穿行、等候、停留的内部空间,也是影响公众感知和参与行为发生的直接空间。因此,地铁站空间“地方感”形成的环境要素分为地上环境要素和地下环境要素。


历史街区地上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周边的开发强度、建筑形式、布局结构、尺度(街巷、广场、绿地、公园、绿地等),而人本尺度、长距离的街景、秩序化的临街立面、较高识别性的地标性建筑、良好的可达性与“地方感”的塑造有强相关性,很多学者也从中观维度如街道的渗透性、核心步行空间(0~400米)范围内的形态复杂性以及景观、空间多样性进行了积极探索。地下环境要素是公众直观感知的场所,具有交通、文化职能,与文献中关于功能、导向、文化、媒体、艺术等方面直接相关,如醒目的导向标识、便利设施等有助于提高公众满意度。同时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地铁站地下空间呈现出传统媒体(文本图像)与虚拟媒体的融合,借由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转化为公共艺术或艺术装置等。


2.“地方感”形成的服务因素


地铁是城市每日容纳百万人流量的公共空间,包含了生活、行为意义的内涵,表演、展览、事件等活动增强了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感,是形成“地方感”的重要服务因素。研究表明,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内容有助于激发空间活力,如休闲、娱乐、表演等穿插于日常生活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地的情感联系。随着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建筑与文化的媒介,诸如智能技术下的虚拟媒体(全息投影、互动电子屏等),是调动公众视知觉、增强身心体验感和营造文化、艺术感的重要手段,而国家级或城市级举办的重要活动或事件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与印象,是形成地方记忆与认同的强心剂。由此可见,无论是多样的活动、媒体抑或是重要事件等服务要素,与地下环境要素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3.“地方感”形成的公众因素


公众“地方感”形成的差异在于个体过往环境经验与主动参与行为两个层面。一方面,环境长期形成的个人经验影响了公众对地方的看法和定义。“地方”作为人地情感联系的概念,随年龄增长与性别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个体的教育程度差异也影响着地方感的形成,不同群体的地方体验能力不同,过往研究发现,具有整洁、安全、舒适等良好环境经验的人们对“地方”的定义更加严格,对公共空间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要求更高。因此,调查历史街区周边服务人群特征与过往环境经验,是促进“地方感”形成的重要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受到公共空间活动的刺激,引发心理反应,进而参与其中,是人们接受环境、强化知觉体验的开端,对地方的感知由此产生。研究表明,注重环境设计中声音、触觉(包括本体感觉、动觉和前庭感觉)、嗅觉等多感官的体验,对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适宜的物质环境、五感感知以及参与互动对人地情感依附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中“地方感”的形成要素与理论解释框架


城市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中“地方感”的形成要素均可通过既有理论进行阐释。首先,形式、结构、地标等环境因素,是城市意象理论的呈现。城市意象理论内容包括环境意象、公众意象、综合意象以及城市意象的个性和结构等,并指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是构成城市意象的五种要素,其中环境意象主要研究作为独立变量的物质环境,强调个体对所处环境的感知与过往经验记忆的产物,是一种双向作用的结果。对于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而言,地上与地下环境因素可用于表征环境意象的物质要素,物质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安全感和视知觉感受,是地方感诞生的基础要素。其次,地方理论是透视新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元,该理论能透视城市最小单元的新人本性空间结构的构成,强调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依存性、地方价值性、消费符号性、感知意象性等文化特征,将地方文化、历史、社会元素融入到环境设计中去。relph认为,地方具有物质、功能和意义三重属性,其中地方意义包含象征意义、思想感受和行为价值等。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也是一个小型社会,将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服务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将人与环境、人与人建立联系与社会关系,进而产生“地方感”。因此,服务因素对地方感的发酵具有强化作用。


地方感是人们对特定环境的感知,是人地关系的动态过程,公众是地方感形成的关键因素,人们通“过往环境经验“参与行为”感知空间环境,正如段义孚(yf.tuan所言:“人类始终是以独特的感官感知与经验学习来体验与适应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地方感”。社会认知理论指出面对认知资源,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觉、思想和思维方式赋予其抽象意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认知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知资源通过认知概念(符号集)和认知环境(影响认知要素总和)影响人们的态度与评价。而sor理论stimulus-organism-response)考虑了主观感知的重要性,指出刺激作为一种外在影响,它能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其做出反应。地铁乘客面对物质环境与文化活动等整合式的刺激,形成主体认知感受(兴趣、信赖或不喜欢、不认同等正面或负面情绪),影响后续的参与行为和情感依附。因此,通过以上理论从“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探索环境与服务因素影响公众地方感知的过程,可以回答所处环境和社会条件如何影响和塑造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的“地方感”。另外,从时间层面来看,研究表明公众通过直接感知和长期感知形成地方感,所以将长期良好的感知环境融入地铁日常实践中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建立由环境因素、服务因素和公众因素构成的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中“地方感”形成要素和理论解释框架(图1其中环境因素由2个主条目和17个子条目组成,服务因素由5个子条目组成,公众因素包含2个层面。在相互作用关系上,地下环境要素与服务要素相互影响与制约,公众对环境和服务环节的地方感知过程中,主观评价涵盖安全感、体验感、文化感、活力感等12项环境感知维度,以及服务满意度、媒体满意度、互动体验度和公众参与度4项服务感知维度,作为评价地铁站空间地方意义与地方认同感强弱的量化指标。同时,通过城市意象理论、地方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以及sor理论,进一步建立其理论解释框架。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地铁站空间的类型与研究范围,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地方感”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其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而从交叉视角建立由环境服务公众因素构成的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地方感”的形成要素框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细化我国地铁站域空间中不同人群对“地方”的定义与主观感知评价,明确公共空间“地方感”在提升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人地关系的内在机制,为构建城市历史城区与公共交通耦合更新模式与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c20012;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e18006

 

参考文献:

[1]郑昌辉.在城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地方感——概念与研究进展综[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5):116-124.

[2]张中华.地方理论在城市休闲空间研究中的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3):101-107.

[3]梁浩,张芳燕.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7):75-77.

[4]周丽霞.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7.

[5]吴黎明.建成环境特性对地铁站换乘空间设计的影响机制及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1.

[6]滕丽娜.地铁空间的导向性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7]钱丹.基于地域性文化的西安地铁公共环境设施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8]秦颖.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地域性文化元素适度性运用研究[d].西安:西南交通大学,2013.

[9]孙静,蔺宝钢,杨铭.地域文化在地铁站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北京为例[j].华中建筑,20153309):65-69.

[10]袁也君.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11]杨敏,曹笛.地铁特色空间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06):185-186.

[12]戴炜.中外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6.

[13]孟彤.城市的下划线:地铁文化廊道与城市的整体构建[j].世界建筑,201511):109-111 118.

[14]代铮.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5]牛韶斐.基于绿色tod理念的轨道交通站域建成环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16]刘华康.西安历史城区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空间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17]黄骏.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18]魏书祥.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

[19]褚冬竹,魏书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的界定与应用——兼议城市设计发展及其空间基础[j].建筑学报:201702):16-21

[20]佟欣.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21]王兆辰.基于tod的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22]马英,李翔宇,吴南伟.站城融合·内构共享——轨道交通站建筑共享域的理论建构与设计对策研究[j].新建筑,202101):84-88.

[23]顾林.老城中心型站点影响区开放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

[24]张茜,严建伟,蔡朝阳.地铁站空间文化意象感知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老城历史街区内地铁站为例[j].南方建筑,202106):85-93.

[25]montgomery j. making a city:urbanity,vitality and urban design[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998,3(1):93-116.

[26]jorgensen bs,stedman rc.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l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1(3):233-248.

[27]ismail wa,said i.integrating the community in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of public spaces:a review in malaysian citie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68(1):357-64.

[28]ujang n,moulay a,zakariya k.sense of well-being indicators:attachment to public parks in putrajaya, malaysia[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02(8):487-94.

[29]raymond,christopher m,marketta kyttä,richard stedman.sense of place,fast and slow: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affordance theory to sense of place[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7(8):1674.

[30]hu m,chen r.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ense of place in an urban design context[j].urban science,2018,2(2):34.

[31]hussein f,stephens j,tiwari r.cultural memories and sense of place in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the case of masrah al salam,the demolished theatre context in alexandria,egypt[j].land,2020,9(8):264.

[32]žlender v,gemin s.testing urban dwellers' sense of place towards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peri-urban green open spaces in two european cities[j].cities,2020(98):102579.

[33]sang x.creating the sense of place in urban public space with the theme of media culture center,take yangliuqing town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c].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1,647(1):012173.

[34]song y,wang r,fernandez j,li d.investigating sense of place of the las vegas strip using online reviews an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21,205(1):103956.

[35]bakri af,robinson m,samadi z,jørgensen h.the role of “sense of place” in the revitalisation of heritage street:george town,penang,malaysia[j].environment-behaviour proceedings journal,2021,6(18):305-12.

[36]agnew j.the power of place:bringing to gather geographical and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s[m].boston:unwind hyman,1987:124-139.

[37]刘韦伟,李伟佳,苏心悦,张鑫洋,杨晨,王婕润.多源数据下城市地铁站域文化活力解析——以天津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12):74-76.

[38]hidalgo mc,hernandez b.place attach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1(3):273-81.

[39]pánek j,glass mr,marek l.evaluating a gentrifying neighborhood's changing sense of place using participatory mapping[j].cities,2020,102(7):102723.1-102723.12.

[40]zhu y,fu q.deciphering the civic virtue of communal space:neighborhood attachment,social capital,and neighborhood participation in urban china[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17,49(2):161-91.

[41]erkılıç nhözmen ed,taştan h.interpreting the factors in forming the sense of place:the case of kuzguncuk neighbourhood,istanbul[j].iconar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2021,9(1):261-85.

[42]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及其情态语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9-23.

[4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35-64.

[44]张中华,张沛,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25(04):29-39.

[45]relph e.place and blamelessness[m].london:pion,1976:25-30.

[46]tuan yf.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4:1-20.

[47]font x,garay l,jones s.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ustainability empath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6,58(4):65-80.

[48]namkung y,jang sc.effects of perceived service fairness on emotions,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restaurant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10,44(9-10),1233-1259.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摘要:宁波棠岙纸制作技艺这一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结合设计学、社
邢加满,马祥喜,曾雯雯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毛麻绣的视觉语言特征,从情感、文化、审美三个方面来明确不同受众的心理认知,结合系统
韩丹,邱春婷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利用系统地图与核心用户的旅程图,分析社区环境下闲置玩具共享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对其需求进行归
贾倩文 0评论 2023-11-2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其历史逻辑萌芽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在
邢国忠 屈靓雅 0评论 2023-11-17
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民俗学家、翻译家【摘要】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统工艺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发展,到了
徐艺乙 0评论 2023-11-17
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专题主持人语:陈汉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设计教育家和设计师,被誉为平面设计领域
陈楠 0评论 2023-11-14
摘要: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由于遗传、疾病以及未及时发现等因素导致的听力障碍儿童数量在急剧攀升
高渤1 ,李毅2 ,董文凯1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研究学龄前儿童居家生活习惯及居家时间安排需求,利用劝导理论指导儿童时间管理互动系统设计研究
张路,潘维,刘建军(通讯作者)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面对当下手机app老年用户持续增加的现状,文章探究老年用户对同一界面中功能按键排版方式的使用
王广文1 ,陈明睿1 ,郝琳1 ,张千宜2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为解决办公人群在久坐办公过程中易出现亚健康的问题,设计既能满足办公需求又能维护健康的办公家
祝小林 0评论 2023-11-13
摘要:家具产品的不断迭代加速了人们的更换频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文章对家具产品进行
赵鹏飞,彭心超 0评论 2023-11-13
摘要:设计在商业领域对创新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性得到共识,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始把“意义创新”作为设计创新的
杨彭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人体与时装关系的调整最终要达到时装造型最佳视觉装饰效果和人体最佳舒适度的平衡。文章
黄永利 0评论 2023-11-13
摘要:闽东北金漆画将我国民间手工艺与传统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高超精湛的工艺技法与虚实写意的艺术表征
缪远1 ,徐铮宇1 ,陈舒洁1 ,刘高栋2,李淑娜1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中提出了纪念碑性的概念,认为纪念碑性使
李秉融,卜莉莉 0评论 2023-11-1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