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幼儿园设计向来以温暖、严谨、注重人性化需求著称,日式的自然风格深入人心。
设计师经常会在幼儿园中创设大量的公共空间,非常注重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会在幼儿园中创设多种形式、分割灵活、利用率高的空间,大量使用身边的自然材料,有限的空间中一物多用;
在空间尺度上,他们更强调小空间、小尺度,以满足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自主取用;但在心理尺度上,日本幼儿园设计会更多地考虑大小空间,开敞私密空间并存,满足孩子探险、幻想、交往、分享的需求。
保育园接收0-3岁的小朋友,时间可以自由选择,7:30-18:00内都是可以的。幼儿园接收的是3岁以上的小朋友,时间上较短,9:00-14:00。
——迎合幼儿身体与活动尺度的空间
项目位于东京郊区的kashimada地区,毗邻当地住宅区与周围的工业区,场地坐落于繁忙的街区主干道以及郁郁葱葱的人行道之间,周围坐落着不同的公共设施,如:消防站、水务局和住宅区等。这座两层的木结构保育园建在以前的配水设施场地上,并特意将从前的调压池形成的圆形空地保留了下来,作为孩子们户外玩耍的场所。
▼由园区外看建筑
整栋建筑由风车形状的两翼组成,两翼的中央由单坡屋顶以及架空廊道连接,廊道底层分别通向两翼的主入口,二层则为绘本阅读空间。建筑的两翼在结构上是完全独立,并采用了相同的木制结构框架。
▼园区边界
从邻近的林荫小路上看向保育园,人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在露台上进行活动,以及父母和孩子在接送时间的互动。而从保育园向外看时,则可以看到街区中散步的老人,或者正在街区中玩耍的来自其他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设计的核心目标旨在让这座保育园能够传承场地的历史,同时与当地社区一起发展。
▼鸟瞰▼活动场地与半室外楼梯▼主入口▼连廊下方露台▼连廊中的绘本阅读空间▼底层育儿室内
▼二层育儿室▼活动空间围绕圆柱组织▼午睡场景▼卫生间
——寺庙境内的幼儿园
这是一家位于爱知县的幼保一体园,以「观察,触摸,感受,了解当地培育五感的园舍」为概念,园舍所在地区从前有一个被称作「横松木工」的木工村,横松木匠们建造了许多神社和寺庙。横松木工作为当地传统文化的象征,孩子们通过眼睛和肌肤感触素材,了解了本地历史的同时五感也得到培育。建在寺庙里的园舍,开口处如画框般将寺庙内的景色定格成一幅画,连续排列的方格创造出阳光下的室内光影。另外,将灰色作为设计的主题色,同时运用在外墙颜色上,这是为了配合寺庙、门、水屋屋顶瓦片的氛围。园舍外观与寺庙契合相融,让孩子们对园舍充满亲近感与爱意。▼画框一般的开口公用区域采用了天然木材,根据窑中状况颜色产生变化的瓷砖,使颜色不均匀呈现的涂料。孩子们观察,触摸,感知各种质感不一的素材,五感得到培育。充满质感的素材使园舍和寺庙氛围统一,带来安心温暖的感受。▼幼儿园入口▼入口门厅从寺庙的参拜道通过园内去往庭园的路上,设置有图书角,网状游戏设施,手工艺广场,刺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诞生各种不同的游戏。▼通透的厨房空间▼保育室外的图书角▼保育室,设有可以攀爬的空间和寺庙境内相连接的餐厅,设置了全开放式门窗,开放式空间不仅使人感到舒适,面向寺庙境内的长廊也使孩子们和来寺院参拜的人们产生交流,实现了作为培养沟通能力场所的作用。▼和寺庙境内连接的餐厅▼从餐厅看向寺庙▼儿童与寺庙中的人产生交流▼儿童卫生间▼二层走廊边的游戏空间▼走廊连接阳台▼幼儿园后部的庭院▼夜景
——以梁柱作为促进游戏诞生的要素
园舍所在城市面积一半以上都是森林,实属一座受惠于森林的城市。设计以森林中的家为设计概念,旨在让孩子和大人通过自然不断成长,获得丰富的感性和主观能动性。园舍兼具了现存保育园的空间与设施,akn森林之家不仅包含游戏室,还有为0-3岁儿童提供的进行蒙特梭利教育的研修设施。建筑体块呈错落分布的两个形态简洁的方形木构盒子。房间内,柱子和房梁配置规律,梁柱不仅仅是作为支撑建筑物的构造,也使在此研修的人们学会认知空间的尺度和距离。此外,梁柱还成为了促进游戏诞生的要素,孩子们可以环绕柱子奔跑,也可以在柱子和柱子之间坐成一排。入口处的育儿支援室设置了木架,也可以作为书架使用。种植了大量森林木材的空间刺激着孩子和大人的感性,培养了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入口庭院▼育儿支援室▼规律布置的柱子▼二层通高的活动空间▼楼梯通向二层▼花园设施入口处的育儿支援室面向当地开放。墙壁和天花板都张贴了当地的木材,木材未经油漆喷涂加工,能用肌肤感知木材积年累月不断发生的变化。咖啡吧台也使用了当地木材,堆积式设计满足了大人和小孩的共同使用。▼夜景,透明立面▼夜景,入口庭院
——温暖守护孩子们的温室
位于茨城县常陆大宫市的新建保育园。常陆大宫市有着绵延无际的稻田和山林,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说是培养孩子们健康体魄和丰富心灵的最佳环境。根据稻田风景的印象,以「温暖守护孩子们的温室」为设计概念对园舍进行了设计。周围的稻田地形融入到园舍设计中,模拟田间小路的走廊设置在中央并配以天窗,在室内也仿佛能和自然亲密接触使人感到舒适。园舍外观使用了能放心守护孩子们沉稳的金属材料,而内部装修则利用自然素材打造出如温室一样使人感到温暖舒适的空间。▼由通道看儿童保育室▼大面积的玻璃与廊下空间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儿童保育室内部走廊处的立体网状游戏设施能促进孩子们运动能力的提高,并让孩子们掌握更好的平衡感。能够一直环绕奔跑的庭园确保了孩子们的运动距离,孩子们在自然中追逐奔跑体力得到增强。▼玄关▼走廊与滑梯▼走廊处的立体网状游戏设施▼儿童卫生间▼由夹层俯视儿童卫生间▼符合儿童尺度的夹层游戏与阅读空间▼保育园尽端的游戏室设置了全开放式折叠门窗的餐厅和附带水池的露台相连。自然风和自然光也能穿过室内,舒适的餐厅空间使人感到仿佛身处在大自然中进餐。▼全开放式折叠门窗的餐厅▼舒适的餐厅空间▼餐厅和附带水池的露台相连▼水池以稻田风景为灵感设计而成的园舍,不仅和周边坏境相融合,被当地人所喜爱,成为连接居民们的社区中心。像培育幼苗的温室一样温暖守护孩子们的园舍,培养健康而又心灵丰富的孩子。▼由室外操场看建筑
——能感受到四季变化的园舍
以“能感受到四季变化的园舍”为设计概念,位于群马县前桥市能容纳40名1到2岁幼儿的托幼一体园。位于赤城山山脚下前桥市的环境随着季节迁移不断产生变化,因为能接收到从赤城山吹来的山风,是一个易于感受风和自然变化的地区。因优先保育的功能,整齐划一相似的保育空间在不断增加,保育园变成仅仅只是管理孩子们的场所。以此为课题,希望将园舍打造为一个能让人感到安心和放松,感受到大自然的环境。▼能感受到四季变化的园舍▼从室内望向花园为了能够让使用这里的孩子和大人尽情感受自然,更方便生活,采用了日本传统家宅的各种要素。长长伸出的房檐,大大的窗,根据季节变化的风和光穿过。作为园舍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土墙具有调节室内湿度整顿室内环境的效果。孩子们通过和自然近距离接触并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身体机能得到培育。▼入口区域▼土墙具有调节室内湿度整顿室内环境的效果▼室内空间▼餐厅▼户外平台采用具有日本传统房屋特征的连廊和推拉门,各个房间连为一体,视野开阔,老师更容易确认孩子们的状态,老师感到安心,孩子们也能尽情地游戏。▼各个房间连为一体,视野开阔▼保育室在这样拥有轻松氛围的环境中生活,孩子们感受着季节的变幻,感官得到刺激感性被培育的同时,通过接触当地的自然素材,对故乡产生浓厚兴趣。▼换鞋区▼藏书阁楼▼洗手间
——建筑与庭园相连的立体游戏空间
——一个能防止家长孤独育儿的园舍环境
项目背景:因小型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加等原因导致孤独育儿,家长因压力和不安导致虐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阻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以前因为乡亲邻里亲戚帮忙的关系大大减轻了家长日常育儿时的不安和压力,但对如今难以拜托他人的家长而言,每天怀抱不安和压力身心健康堪忧。园舍作为一个能让家长,保育老师和社区的人们都能轻松在此交流的场所,减缓了家长的育儿压力。咖啡角格外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起到了作为育儿一代的交流公社的作用。▼育儿支援空间户外平台作为育儿支援和拥有社区交流作用的咖啡角面朝大路,在建筑和道路之间没有设置屏障,不管是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还是散步经过的居民都能更轻松前往。育儿支援空间中的吧台面朝办公室,前来咨询的人们更容易向保育老师倾诉疑惑和烦恼,空间环境的打造有助于安心育儿。
▼咖啡角面朝大路▼育儿支援空间吧台▼玄关 ▼左:走廊换鞋处;右:绘本角附设了生病儿童保育室。这里是市内唯一一个托管生病儿童的设施。园内设置了生病儿童保育角,有着病理专业知识的职员常驻,孩子生病后的恢复期也能安心将孩子托管在这里,帮助家长同时兼顾育儿和工作。▼保育室▼阁楼空间▼庭园▼露台空间
文章来源:新微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