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星星

2023-10-25 10:40:00

图片

艺术家曾臻


艺术家曾臻的个展“在黄昏时燃烧”正在北京的伯年艺术空间展出。


展览名“在黄昏时燃烧”,让人不免会联想起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最后一部《诸神的黄昏》。在这次展览中,恰好也有一幅同名的作品。


艺术家汲取游戏世界中背离正典宗教和神话的文本框架作为灵感,结合对当下社会现状的观察,通过再度改写和想象表达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


图片

“在黄昏时燃烧”展览现场


用策展人谭维的话来说,那就是“艺术家曾臻利用这样的图像制作方式,更具体的表达其穿插于神话历史与赛博未来中的复杂情感与神性思索。”


01

  流动的光线与神性的黄昏  


走进展厅,曾臻的每一幅画作都给人一种近乎于眩晕的视觉效果。


画中的形象在如同水流般的光影下隐隐的浮现,就好像随时都会解体一般。这种如同霓虹灯闪烁的效果,实则来自于虚拟游戏中的视觉经验。


对一名90后的艺术家来说,电子化在那一代人的成长经验中有着独特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游戏伴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了他们感知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图片图片

图片

在黄昏时燃烧”展览现场


虚拟成为当代人每天面对的新现实,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波德里亚很早就说过,由电子和数码技术营造出的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了当代生活的全新课题。


面对这种现实,艺术家在创作中并不是照搬了某个虚拟的场景,而是从中敏锐的捕捉到了全新的视觉要素


在游戏中,光感氛围的形成来自于特殊的技术手段,这让画面时而形成一种闪烁不定的效果。光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存在,具有着水一样的流动性,光可以覆盖万物,但是却又绝不附着于任一物件之上,特性使艺术家感到格外着迷。


因此,在虚拟游戏的启发下,通过绘画表现流动的光感,成为了曾臻此次展览中最惹人注目的一个方面


图片

曾臻,奥丁之眼,布面综合材料,150 × 180 cm,2023


图片

曾臻,美丽圣歌,布面丙烯,150x180cm,2023


图片

曾臻,阿波罗之陨 ,布面综合材料,130 × 140 cm,2023


当然,光也让人联想到对神明与生命的崇拜与渴求。人类对光明的渴望与崇拜,刻在了人类文明的基因深处。


从太阳到火,在许多古老的神话与宗教中,光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对光崇拜的则是对无限永恒的追求,以及对失落神性力量的担忧与恐慌。


所以,在曾臻的展览中,人们看到了题为《诸神黄昏》、《奥丁之眼》、《阿波罗之陨》、《美丽圣歌》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欧洲神话为主题,描绘了在谜一般的光线中不断旋转,最终趋于解体的形象。


策展人谭维阐述到:“曾臻借由其认知的神话概念、虚拟角色作为对象,以普遍存在的自然事物作为解释手段,从而建构作品画面上的图像故事。”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图像故事呢?


图片

曾臻,诸神⻩昏,布面综合材料,180x300cm,2023

图片

诸神⻩昏(局部)


在西方的神话中,神明虽然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神力,但是依然不能逃脱“命运”的摆布。不论是北欧神话中的奥丁,还是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他们的生命也不是永恒的,也终有一天会走向消亡。这种沉重的宿命感贯穿在西方的神话故事中,也格外的让人唏嘘。


在曾臻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坚实的形象在一片光的交响乐中逐渐融解,这似乎暗示着神明的命运不一定走向终结,结果是有选择的


在《诸神黄昏》中,几个带有数字虚拟意味的动物,只剩下了头部还可以辨认,而彼此的躯干却逐渐扭曲并交织在一起,最终似乎要和暧昧的光线融为一体。


图片

诸神⻩昏(局部)


不论是主题还是表现形式,曾臻的这些画作都是光线的交响乐,它们迷人,同时又预示着结果可以更改和被选择。


表面看去,画中的世界具有华丽光鲜的形式,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画中矛盾并置的形象,以及逐渐消散的形体,都在暗示这并非是一个稳固自足的世界。


这些都指向了作品背后艺术家企图表达的精神世界。


02

 从水墨的流淌到光线的交响  


今年3月份的时候,曾臻在南艺美术馆举办了名为“擒光”的个人项目展览,是美术馆开馆11年以来最年轻的艺术家,这也足见艺术家的作品在近期呈现出的魅力。因为绘画毕竟是视觉的艺术,能不能提供给观众崭新的视觉经验至关重要。

“擒光”,是一个双关语,也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基点:如何通过对游戏世界中的“光”进行重构,从而在画面中重现虚拟世界中的视觉经验。
彼时,曾臻的想法是要创作一系列以光为主题的作品,他也坦言,这几年的创作,明显更偏重于对光的表现和处理,但与南艺的“擒光”相比,在最新个展“黄昏时燃烧”中,他更希望光只是画面的一个“元素”,而不是作品的全部

图片

“在黄昏时燃烧”展览现场

图片

曾臻,亚瑟的婚戒, 布面综合材料, 150×180cm,2023

图片

曾臻,劲⽌,布面综合材料,130×140 cm,2023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对“光”的探索与表现,曾臻将自己从虚拟世界中获得的视觉经验成功的注入了自己的绘画当中,也在形式上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2019年之前,曾臻的绘画还没有呈现出今天的面貌。此前的作品比今天更加具象,在形式上能看到中国水墨画、动漫和叙事性插画、广告海报……对其的影响。
他一组名为“ipad系列”的作品曾在业内引起关注,这组作品与现在的作品大不相同,由25件尺幅相同的作品组成的系列绘画,有明确的物象和鲜艳的色彩,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显示出他强大的功力。

图片

曾臻,黄昏,木板丙烯,40 × 40 cm,2023

图片

曾臻,卡莲,木板丙烯,40 × 40 cm,2023


但曾臻并没有停留于这个阶段,他独自走上了一条新路。2019年的个展“翻滚之灵”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他自己也在接受采访时说:“翻滚,从字面上说就是一股力量,而这股力量便是颠覆的力量。”
所以,在那次展览的作品中,具体的物象开始逐渐消失,画面趋向于流动翻滚的能量。这种能量即有传统水墨的形式感,同时又融入了新的视觉经验,这种经验强调光的流淌与生成,无意中与水墨的形式暗暗相合,也成为了他走向当今创作的新起点。


03

  赛博朋克语境下的图像故事  


“在黄昏时燃烧”这个展览,不仅让人们看到曾臻在画面形式追求上的创新,在作品的图像内容上,他也在尽可能的拓展广度与深度。


而对于笔触的深度研究,又让这一切显得行云流水。


图片

曾臻,圣杯之焰,木板丙烯,90×120 cm,2023


在他的视界中,未来,神话故事与虚拟世界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这个展览中,有一幅名为《义肢与骑士》的作品似乎给出了答案。


画中两只胳膊以垂直呈十字架的的姿势交织在一起,其中一只胳膊是一只真实骑士的手,另一只胳膊是一只带有赛博朋克样式,改装过的机器手。这种真实与虚拟,过去与未来的对比,正是艺术家想凸显出的一种怪异风格。


曾臻在谈到这件作品时说,骑士代表了一种荣耀和庄严,骑士的这只手代表了一个加冕的仪式,而赛博朋克的那只手像地痞流氓一样拿了一根棍子,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感觉,与古代的肃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图片

曾臻,义肢与骑⼠,木板丙烯,50 × 60 cm,2023


这样的对比也出现在了另外的几张作品里。


《附身》与《暮色婚礼》中,经过改造的躯体和真实的身体并不是简单的并置在一起,而是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画中,在一具真实肉躯的中间有一段机器制成的脊柱,或者在躯体内酝酿着机器改造的风暴。


曾臻这样谈《暮色婚礼》这件作品的构思:“这张画其实画的是两个被改造过的人体,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人造人,他们两个正在做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就是‘结婚’。”


这件作品像是表达了一种隐喻,在未来,人们也许会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机械的改造。


在许多科幻作品中,经常表现这样的主题,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样改造的身体是否最终会变成一具冰冷的物体,而失去了人本该有的欲望,这样的问题激发了他对当下,乃至未来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他也将这样的思考表达在了画面当中。


图片

曾臻,附⾝,木板丙烯,75 × 75 cm,2023

图片

曾臻,暮⾊婚礼,木板丙烯,90 × 120 cm,2023


但不管怎样,人类不会停止走向未来的脚步,科技的进步一定会发生,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与生存问题,人类早晚都需要面对。但是科技进步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也让人更好的审视自身的局限。


这也是曾臻的作品格外动人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他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绘画的媒介,但是他企图传达的视觉感受是全新的。虽然,他的绘画被称为是一种“图像故事”,但是他的作品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图说话”了。


图片

曾臻,蔷薇,木板丙烯,40×40 cm,2023


图片

曾臻,猎户座,布面综合材料,130 × 140cm,2022


图片

曾臻,欧忒尔佩木板丙烯,50 x 60cm,2023


曾臻还记得最初接触游戏的体验,那是和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新大陆,“我被这个独特的世界所吸引,想走进去体验它,现在我已经习惯于两个世界的并行,走入游戏变成了一项工作,因为我想感知这个世界,并把它画下来。”


今年在南艺做展览时,当时的策展人宋振熙将曾臻在创作中体现出的自身跟游戏的关系,称之为“游观”。在传统绘画中,将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与描绘,称之为“游观”,这其实也有着“写生”的意味。所以,曾臻的创作也是一种在游戏中,对游戏世界的“写生


古人通过对山水的观察,最终发展出了诸如“三远”和“皴法”这样的表现方法。同样,曾臻从电子游戏带来的视觉经验中,也发展出了自己的创作,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是当下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图片

曾臻,⽉光,布面综合材料,100 × 110 cm,2023


比如作品中对光的表现,重要的并不是去表现“光”的实体,因为光本来就是不具有固定形体的“物件”。所以,在这批展览的作品中,光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物象,而是形成了画面中的一个元素。


曾臻说,他是要通过折叠透明的一种很薄的画法,让光线可以形成一种流动的气息,充斥于整个画面当中


所以,当这种光形成的气息包裹着画面中的神明、怪兽,以及未来感的机械时,他也就完成了自己作品的构建。


图片

曾臻,抓根宝,布面综合材料,75 × 75 cm


与流动的气息相应的是,这种构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固定图像,而是在他创作过程中,不断形成,是他与画面不断对话的结果,像是一种“意识流”,一种穿梭的能量。


这也是曾臻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在弥漫着流动光线气息的画面中,充满隐喻的物象在其中若隐若现。


在他的作品中,未来技术与过去神话的故事还会继续,这些作品也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着人们,人性与生活中残酷与美好的两面往往同时共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面对这一切,这恐怕是值得人们反复思考的永恒话题。


 展览开幕现场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艺术家 ▼


曾臻,1991年出⽣于广西北海,2016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学位,201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学位。现⼯作⽣活于杭州。
曾臻以在操控游戏过程中捕捉的游戏瞬间为蓝本,通过虚拟的风景和隐秘的叙事在画布上相互回应,在破解游戏的密码的过程中来重新设置游戏的画⾯与规则。他通过让自我成为游戏的主宰,试图从游戏中提取游戏符号、游戏语⾔、游戏瞬间来表达虚幻与反叛共存的在场。
个展:“在黄昏时燃烧”,伯年艺术空间,北京,中国,2023;“擒光”,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2023;“翻滚之灵”,南京新星星美术馆,南京,中国,2019;“异兽怪谈”,崔振宽美术馆,西安,中国,2019;“虚乐园”,m50艺术园区零时艺术中⼼,上海,中国,2019。
群展:“折⼭图3——⽅⼨之间”,源宇宙特展,源宇宙,2023;“⼀吨计划”万境共⽣,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利,2022;“命运的缺席”,上海k11美术馆,上海,中国,2022;“明⽇可及——2021⼤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澳门伦敦人,澳门,中国,2021;“五⽉薪⽕”,浙江展览馆,杭州,中国,2021;“uob art explorer - china artists”,新加坡,2020。
获奖经历:明⽇可及——2021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绘画组,⼆等奖,2021;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等奖,2019。

作品曾收藏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新星星美术馆,崔振宽美术馆,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私人藏家等。


文章来源: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这是当代艺术界最棒的灵感诞生故事之一,一闪而过的直觉最终彻底改变了一个领域。1998年,艾尔·安纳祖
deborah solomon 0评论 2023-11-22
在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开馆20周年之际,继上半年的展览“世界课堂”(world classroom)用
王天艺、杨亦舒 0评论 2023-11-22
从画廊offer waterman所在的梅菲尔区高档街道,到时装设计师jonathan anders
木兰&何冰轮 0评论 2023-11-22
 nicolai ivanovich fechin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钦俄裔美籍画家,
artyouhua 0评论 2023-11-22
“我很喜欢波兰裔社会学家齐格蒙·包曼关于当下的形容,他说我们正处于‘液态现代性’中,不再有永恒的关系
盛泺颖 0评论 2023-11-21
无疑,如今的尼奥·劳赫(neo rauch)是一个受到许多人喜爱的艺术家——在《纽约客》2021年的
yutong yu 0评论 2023-11-21
月前,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宣布,将于2023年11月17日至12月31日呈现展览《禅之心》,独家展出
艺度 0评论 2023-11-20
《手持调色板的自画像》/ 爱德华·马奈,1879提到印象派,人们往往会想起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人。
祝羽捷 0评论 2023-11-20
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就是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去绘画,然后到那时,在生命结束的时
张泓 0评论 2023-11-19
赵青(卿),1989年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1993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留校任教。2002年中
川美油画 0评论 2023-11-19
/ shiota chiharu # shiota 
sʌni 0评论 2023-11-17
清风徐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
湖南文联 0评论 2023-11-17
在canu持续美大展「情感衣旧」现场,荷兰艺术家thirza schaap的作品《waterlill
canu 0评论 2023-11-16
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身份由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构成。这种社会关系会随着时空变
创意内容平台 0评论 2023-11-16
art021 在上海展览中心, 2023photo courtesy of art021刚刚于上海展
yvonne yao 0评论 2023-11-1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