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挚地认为我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我小时候除了有铅笔和画画之外,什么都不记得了。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作为艺术界的勇于开辟的旅者和行为艺术先驱,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在过去的50年里通过挑战身心的极限吸引了观众。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作为行为艺术家得到了众多赞誉,她在艺术的进程中不断考验自己身心承受能力的极限,让自己疲惫不堪、痛苦甚至死亡的可能。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于1946年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被誉为“20世纪和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从业者之一的行为艺术家中的耐力艺术家“。
皇家学院的展览整理了阿布拉莫维奇近50年的作品,重新表演或诠释她所有的作品。此次展览呈现四件重要的作品在画廊中重演,有艺术家其他过去的作品,影像、照片以及装置,雕塑和素描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在展览中并非按照时间而是按主题的先后顺序组织呈现。关键关注点反复出现,灵性、痛苦、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的联系,呈现得好像艺术家的生活依赖于它。
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的故国实行专制统治。她成长在一个被纪律和军国主义规则扼杀的家庭,阿布拉莫维奇将自己融入了这样的生活,但找到了反叛和创作艺术的方法。身体成了她的主要媒介,但时间的可塑性也成了她的主要媒介。1970年代使她成名的表演以概念和肉体为中心,在植根于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十年内出现。从那以后,阿布拉莫维奇一直在突破边界——物理、地理、身份,在时间的变量中进行创作与探索。
在《艺术家在场》这场规模宏大的行为艺术中,有超过1500人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视,其中有男人、女人,有老人和孩子,也有家喻户晓的明星。形形色色的人在她面前沉默,流泪,大笑,而她始终岿然坐立在现场。
在阿布拉莫维奇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在用自己的身体来探索人类和艺术的边界,不断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她的作品永远充满强烈的视觉上和观念上的冲击力,以自己感官所承受的痛苦为代价,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于当下时刻的至关重要。
阿布拉莫维奇在其行为艺术《潜能》,就是以生死坦诚相见的过程,她曾经的爱人乌雷,手握一张弓箭,箭柄在他的手中,而阿布拉莫维奇则用力向后,两个人将一张弓就这样拉开来。乌雷手中的箭柄被赋予了充分的力量,箭随时会在意外中离弦飞出,直奔阿布拉莫维奇的心脏。
在《艺术家必须美丽》的表演中,阿布拉莫维奇一手拿着刷子,另一只手拿着梳子,疯狂地重复着梳头的动作。在不停地变换表情和梳头的同时,她口中不断重复着“艺术必须美丽,艺术家必须美丽”。暴露着疼痛的声音和面部复杂痛苦的表情逐渐达到极致,它们共同指向伤害自己所带来的生理反应。
阿布拉莫维奇以《斯特隆博利岛1》体现人类在主体性的迷失间,她用肉身探索受难、疼痛、死亡和无数让人惧怕的事物。透过疯狂的行为,在她自己创造的角色中,阿布拉莫维奇用表演实现对压抑感的释放,获得肉体与精神的自由。
《情人,长城徒步》是90天的相向而行,是旷世恋情落下帷幕的预兆。不论是阿布拉莫维奇从梦境中获得神谕,抑或是按照梦境的指示走向那段浪漫主义式的分离,戏剧般的故事最终以祭礼的方式划下了句号。但不得不说,正是这段徒步经历,指引她开启以物体为媒介的创作。
阿布拉莫维奇通过作品《巴尔干巴洛克》将这些加诸自身的伤痛视为身体与灵魂的彻底解放,她的表演也代表了女性艺术家在早期行为艺术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挑战艺术制度和长久以来对“美”的定义的呐喊与反抗。
《韵律》的艺术表演就是在试探人性,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被麻醉6小时,她内心十分想知道别人会如何对待她。此处观众们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可是当观众入场之后被告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身体将会麻醉6小时,她的身体可以任观众随意处置,此时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一人孤单站在场地的中间。不是特别虔诚...我所相信的是灵性。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此次展览的第一部分结合了阿布拉莫维奇最著名的两场表演:1974年的《节奏0》和2010年的《艺术家在场》。在《节奏0》中,不确定其边界和行为艺术性质的观众可以从72件物品中选择一个用于阿布拉莫维奇,阿布拉莫维奇一动不动地站着六个小时不说话。表演艺术从好奇的旁观者向她献花转变为有人用上膛的枪指着艺术家。
三十六年后,当阿布拉莫维奇在艺术界声名鹊起时,《艺术家在场》是艺术家在场创造了一种共生的联系,一种能量的交换,阿布拉莫维奇认为这种能量的交换对于推动一件持续艺术作品至关重要。在这场表演艺术中,她每天坐八个小时,持续了近三个月,面对坐在她对面椅子上的陌生人,没有触感,也没有枪或刀,但它感觉更亲密和暴露。
她后来的作品《海景屋》看到艺术家在画廊建造的房子里住了12天。该表演在纽约“9/11恐怖袭击”后举行,邀请观众见证和分享简单的生活行为。
现场表演艺术既令人吃惊又神秘。对于阿布拉莫维奇来说,现场表演艺术也具有变革的力量。她自身也不断通过她的作品《不可估量》、《裸体与骷髅》和《在场》等和周围的环境融汇并通过表演亲自体验。
文章来源: national arts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