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将于2023年9月22日至2024年2月25日举办开馆以来的第五季展览“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是首次以中国当代艺术史角度呈现的回顾性展览。藉由纵览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探讨信息时代带来的媒介拓展在当代艺术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就场景的再造,时空的改写,感知的错位,形式语言的锻造和社会文化的反思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
此次展览共汇集了72位/组不同代际艺术家的79件代表作品,囊括影像、装置、行为、交互、游戏、网络等作品形式,视角回溯至早期的录像艺术实践,亦延展到对人工智能、太空艺术等新兴媒材或艺术形态的前沿探索。这些作品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以“运动”为关键词展现“作为行动的运动”、“作为互动的运动”和“作为能动的运动”三个章节。随着三个章节区域的转换,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时间旅行中,跟随艺术家逐步了解不同的时代问题,探索艺术创作在媒介、表现形式和观念上的转变,感知艺术世界的深度与广度。
林天苗
「反应」(外部 & 内部),2018
图片由颜涛、崔俊拍摄
策展人张尕在谈及此次展览的主题“动为行”时指出,这个命题关注的是“运动即行动”的概念。作为运动中的艺术,媒体艺术借由技术营造多种运动形态以创造叙事、探索变化和转型的主题,同时挑战观众对现实的感知。通过不同形态的运动,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方式传达他们对时代的思考和回应。
陶辉
「跳动的原子」静帧,2019
艺术家及马凌画廊惠允
徐冰
「卫星上的湖泊」静帧,2021–
艺术家惠允
刘佳玉
「谷边」,2018
艺术家惠允
中国媒体艺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于90年代逐渐兴起,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实验性的艺术类型之一。和传统艺术形式相比,媒体艺术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让艺术家跳脱出绘画和雕塑等静态、扁平或单向视觉主导的传统创作框架,采用互动与数字技术,为作品增加时间与运动的维度。当人们观看与体验艺术的方式被颠覆时,便会引发如何观看与体验个人生活和周遭世界这一当代普世性问题。媒体艺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与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因此,梳理中国媒体艺术不仅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也是回望这35年来的科技发展与文化变迁,引发人们对艺术的力量、人类文明与社会变迁的深入思考。
刘国强
「左右-2#」,2019
艺术家惠允
张培力
「碰撞的和声」,2014
艺术家和马刺画廊惠允
杭州是中国首件媒体艺术作品的诞生地,亦以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首创新媒体系为标志性举措,促进中国媒体艺术的创作活力进一步生发。直至今日,从杭州出发或现居住工作于杭州的创作者们与众多五湖四海的从业者们仍以鲜活有创造性的作品和项目向全球艺术行业持续输出承载中国当代文化的视角与观点。值此杭州亚运会举办之际,天目里美术馆希望通过展览“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向全国以及海外宾客,从中国媒体艺术发展为切入点,感受中国在科技、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进步,通过艺术家之眼回望、理解和想象中国社会的当下和未来。
曲晓宇
「共生智能」静帧,2022
艺术家惠允
耿健翌
「无题12」,2015
香格纳画廊惠允
陈劭雄
「视力矫正器3」,1996
陈劭雄女儿陈思羽及马刺画廊惠允
文章来源: 半径radius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