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白石潭
一年多前,我第一次来到白石潭村,在桂林生活工作了几十年也未曾听闻过这里。一到便发现村里空着很多老宅,看上去有些陈旧,但这竹林繁茂葱郁、江面开阔平静、老村古风犹在,这正是我们喜欢的样子。“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或许这就是我和白石潭的一种缘分。夫人对我说:“我们就居于此吧,每年胭脂用尽时,花儿就开了。”住在白石潭
从进村那一刻起,“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这歌声就一直响绕耳边。对我们这些文艺老青年而言,喜欢的地方就是家。还没开始思考如何修缮老宅,好友们已经带上乐器纷纷前来相贺,大家在门前竹林下高歌一曲《在水一方》。不久这里就成为文艺爱好者们的聚集地。大家在这里分享着自己心中理想的田园生活,并提议一起努力让老宅门前的这条小路铺满鲜花,我们称为“花蹊巷”。晴朗的日子,我们开始了老宅修缮工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保留老宅原有的结构和装饰的同时又能采用现代的工艺和材料,以创新的方式保留历史的痕迹?如何在修旧如旧感受老宅岁月的同时又增添现代文艺气息,以充满活力的方式呈现历史的内涵?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这样一边思考一边修缮,为了方便跟踪施工进度,处理好每个细节,我们提前搬进尚未完工的工地生活。无论炎热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我们都在为这老宅重新焕发生机而奔走着。期间一些有古民居设计经验的专家和环艺专业的老师也热心前来和我们一同交流探讨修缮方案,村民们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了解白石潭
住进村子后,我们从村民口中慢慢了解了这的历史和文化。白石潭元代就已经建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地处漓江水运交通要地,建村有史以来就是古代水运商贸集聚区,明清两代在这里都设置了巡检司,目前也是桂林城区漓江边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传统古村落。那位写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也曾有诗《桂林》:“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其中白石湫就是白石潭,白石潭村名也由此而来。想必李翁也未料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此处依然琴鼓未息,吟唱延绵。白石潭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彩调,还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龙舟民俗文化。我们也很有幸,住在村子里能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这些民俗文化。
爱上白石潭
白石潭潭水涟漪、碧波荡漾,四季风景如画。老宅的门前有座浮桥,对面就是大面圩,本村村民一直都有到对面赶圩的生活习惯。每遇江面上起雾的时候江中浮桥特别美,犹如连通云霄的仙桥一般,这时我们都喜欢到桥上拍照拍视频和朋友们分享。村民们对我们都很友善,特别是遇上传统节日,村民都会送来的瓜果蔬菜、粽子和村里各种特色小吃,让我们感受到乡风的淳朴和家的温馨。时常我们也会到老村走走,听村民讲那些共用墙,弧面墙的来历,这也让我想到了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回头再看看村里有四百年历史的“两门一巷”(即集贤门、义礼门、兴龙巷),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更是百年来村民崇贤德、重礼让、讲道义的一个缩影。一代代潜移默化传承至今,而我们正是这样历史文化的受益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也从最初对我们住这的不解到逐渐包容接纳。看到我们这帮文艺老青年经常在门前竹林下排练唱歌,他们也从旁观议论到热情加入。村民老刘也经常来和我们一起探讨龙舟歌曲的传播形式。每逢我们去村头小卖部买东西,老板就很自然地哼唱出一曲彩调迎接我们。而我每次为了多听听他的彩调就会故意分开买,这样可以多听两次。村里常年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村也会时常过来和我们一起喝茶聊天,讲述他们在外务工的艰辛,也难免流露出思乡之情。
在一个乡风淳朴,风景如画的古村落住得越久,你越不舍得离开。就连来看望我们的朋友也感同身受,这让身边更多的朋友也自愿选择到村里和我们做邻居。一些退休的朋友也想在这寻找他们人生中的“诗与远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水为伴,丝竹为乐。我们也称自己为白石潭的“新村民”。更让我们惊喜的是,一批有专业知识和乡愁情怀的新生代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一起探索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赋能。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所居所感,让更多人关注古村落的保护,感受古村百年的民俗文化,提升我们的乡村文化自信。
一别经年,当下已秋,跋山涉水,前来叙旧。我在白石潭,在这漓江边上的《清明上河图》中等你!
文章来源: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