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泌阳市博物馆

2023-09-07 16:55:00

文物里的中国龙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每当耳边传来这首熟悉的歌声,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满腔爱国热血瞬间沸腾起来。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无法找到看到原型的动物--龙,既神秘又神圣,它是以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为一体的综合物,代表了广纳万物、宽广胸怀的中华文化,备受炎黄子孙推崇,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图片


从古至今,龙在中国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秦汉以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还把龙字用在其使用的东西上,如将皇帝穿的衣服称为龙袍、坐的椅子称为龙椅、睡的床称为龙床等,皇宫使用的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随着皇权的弱化和时代的进步,龙文化渗透到寻常百姓家中,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绘画、建筑、服饰、文学和民俗中随处可见龙的身影:建筑上常见有雕龙、龙首和龙柱等;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等数不胜数。


图片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龙蕴涵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信仰,龙的形象已成为古人智慧的化身。在考古发掘中,龙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物中,以其整体或部分为造型被广泛用于器物装饰中,石雕、玉雕、铜器、佛龛、瓷器、金银器皿等各种日常实用器物随处可见,认为它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护佑平安。沁阳市博物馆收藏有不少与龙有关的文物,涵盖了石雕、瓷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等各类器物,邀您一睹为快。




01

唐代石龙头


图片


1982 年沁阳县第一中学拨交

1 对。各由两块长方体青石上下组合而成,使用圆雕技法。每个龙头均分头、颈两部分。头生双角,伏于脑后,巨目圆睁,小耳后贴,龙口大张,獠牙巨齿。一龙舌前伸,舌尖微向上卷,轻触上颚;一龙舌上卷直抵上颚。颌下有须两束。两石间凿有方形流水孔贯穿前后,使水从龙口中喷出。



02

唐代青瓷双龙尊


图片


1992 年沁阳市城关镇水南关村南腾飞制革厂出土

盘口,束颈,圆肩,上腹较丰满,下腹内收,平底。口沿至肩部附有两个对称的龙形耳,两耳上各有四个乳丁。两条矫龙弓身由下而上爬向尊口,龙口衔于尊口作探饮状,神态生动,妙趣横生。


03

明代五彩龙纹罐


图片


1984 年沁阳县西万乡西万村征集

直口,短颈,圆肩,圆腹,卧足。通体绘五彩纹饰。颈部绘卷云纹,肩部为缠枝花卉纹,腹部为二龙戏珠及海水纹,下饰仰莲纹。龙瞪目张口,鬣毛上冲,四爪呈风车状,通体无鳞,健壮有力。


04

清青花龙纹炉


图片

1989 年沁阳市柏香镇柏香村征集

侈口,深腹,圈足口沿施酱红釉。腹部绘青花龙纹和云雷纹,龙瞪目张口,鬣毛上冲,四爪呈团状似风火轮,龙鳞呈圆片状。




05

明代龙纹铜觥


图片


1989 年沁阳市公安局移交

整体呈舟形。龙首,龙角竖立,眼圆凸,嘴微张,上唇处有一圆孔。背部有盖,盖上有纽,矩形足两侧有缺口。通体饰龙纹、云雷纹和鸟兽纹。


06

明代龙首柄铜鐎斗


图片


1989 年沁阳市崇义镇崇义村征集

侈口,圆腹,平底,三兽蹄形足。细长柄呈弧形上翘,柄端呈龙首状。




07

清代白玉龙首带钩


图片


1984 年沁阳县崇义乡崇义村征集

白玉质。长方形,钩首呈龙头形,钩体微鼓呈弧状,尾部刻兽面纹,背面一圆钮。




08

清代龙纹金耳环


图片


1996 年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清平村土地局工地出土

1 对。整体呈圆形。一端呈长方形,上饰龙头纹、弦纹、连珠纹、回纹。另一端呈圆棒形,素面。内刻“天谷”“足金”四字。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粗略地观看华健设计制作的紫砂壶,方器居多,亦有少部分圆器、筋纹器。给我总体印象是文雅大方,方中寓圆,
邱春林 0评论 2023-11-20
很少有城市像扬州一样,城市的命运与运河联系得这样紧密。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
中国新闻周刊 0评论 2023-11-20
57岁的韦桃花,从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马尾绣到现在,已超过半个世纪。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也是首
第一财经 0评论 2023-11-20
惠山,唐相李绅称之为“家山”,也是无锡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既是家乡之所,也是家族之源,更有着无锡文
钱竹 0评论 2023-11-18
秦淮灯会中国灯笼,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时悬挂。起源于西汉,后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自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筷架的前身起源于我国南宋时期,叫“止箸”,用的是竹材质,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有半月形缺口,可以把
顾青 0评论 2023-11-17
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飞针走线,将动植物等元素通过刺绣的方式记录着,并将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笔者通过对安徽文房四宝,即宣纸,宣笔、徽笔,徽墨,歙砚等8个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与相关负责人的座
四面空间 0评论 2023-11-15
大朗醒狮历史悠久醒狮,在东莞大朗流传已久。《大朗镇志》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大朗就有醒狮活动。据老艺人
方志广东 0评论 2023-11-14
缂(kè)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宋代庄绰《鸡肋篇》写道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 0评论 2023-11-14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重要位置。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
教育部网站 0评论 2023-11-07
内容摘要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独有的品种。其印制技艺主要是用柳枝烧成的炭条勾出大致轮
装饰杂志 0评论 2023-11-03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自古以来,无论是贵族仕女,还是闺秀村女,都爱用花装饰自身,梳妆打
国家地理中文网 0评论 2023-11-01
历经千年的「刺绣」,作为独特的民间手艺,至今依旧以无可比拟的魅力历久弥新,用不断演进的丰厚传承,给予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0-13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金线飞舞之间,绢布上所绣之花,就连鸟儿都被骗下了枝头。一句唐诗,
海边的西塞罗 0评论 2023-10-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