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掌上非遗

2023-08-23 14:51:00

瑶上的山,山上的瑶

瑶山村位于荔波县瑶山瑶族乡中部,地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是白裤瑶聚居的民族村寨,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陀螺之乡。


图片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多努”,因男子穿着上宽下紧及膝的白裤而得名。荔波瑶山白裤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是一支长期深居高山密林,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狩猎民族,至今仍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远古遗风,因其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而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赐予“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

这里民风古朴,民族风情浓郁多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猴鼓舞”就是其特有的民族民间舞蹈。


今天跟着主播一起去感受猴鼓舞的魅力吧~图片
,时长01:13

该舞蹈以模仿猴子各种姿态神情为基本特点,其舞姿粗犷拙朴,节奏强烈,其鼓点合奏雄浑苍凉,充分表现原始朴素的自然以及天地人完美统一的至高境界。以前常在葬礼中跳猴鼓舞以祭祀祖先和护送亡灵,葬礼中跳猴鼓舞在砍牛致哀后进行,意在送魂,以求祖先的庇佑及亡灵的安息。2008年,“瑶族猴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瑶族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源于猴子救助瑶族祖先的故事。传说瑶族祖先从广西迁徙经过荔波捞村遇上危难时,山中的一群猴子解救危难并一路指引道路保护祖先,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迁徙之苦及感恩神猴的救护,模仿祖先跋山涉水的情景及神猴聪明伶俐、抓耳挠腮、活蹦跳跃的神情姿态而产生了猴鼓舞。图片

拨开传说的神话迷雾,在这里,猴子是和亡灵联系在一起的。在古人的观念中,人的归宿和来源划了一个圆,最后回去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出处,俗称“老家”。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见,舞蹈中的猴子其实就是瑶族当年四处迁徙的先民们。瑶族以这样的方式讲述了瑶族人类的起源故事。

瑶族十分崇拜祖先,故而其葬礼也分外讲究,大致要经洗尸入棺、砍牛致哀、跳《玖格朗》、喝酒抬棺、浅坑置棺、长席就餐和过三朝等几个程序,跳“猴鼓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图片表演时,众铜鼓手和嗡桶手站成一斜排击鼓、击嗡桶伴奏。舞蹈人数不限围木鼓站成圈,做屈膝踏步动作。由单人在圈内击木鼓而舞,一人跳完下场另一人再接着跳,每人的独舞都带有竞技性质。由于每人的表现力不同,因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从而构成舞蹈多彩的特点。全舞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跳跃奔狂的场面,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奔放粗犷的原始民族性格。

图片

猴鼓舞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产物,它缩影式地展示了荔波瑶族迁徙的历史,揭示了他们为生存而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和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为瑶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例证。跳起猴鼓舞,白裤瑶的人们仿佛在和自己的祖先对话,可以读懂祖先们不离不弃,一路迁徙,繁衍壮大的生存之道。图片

原始古朴的猴鼓舞是白裤瑶代代传承的文化密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方式的多样,猴鼓舞不仅出现在祭祀活动中,而且出现在各类表演或节日活动中。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粗略地观看华健设计制作的紫砂壶,方器居多,亦有少部分圆器、筋纹器。给我总体印象是文雅大方,方中寓圆,
邱春林 0评论 2023-11-20
很少有城市像扬州一样,城市的命运与运河联系得这样紧密。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
中国新闻周刊 0评论 2023-11-20
57岁的韦桃花,从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马尾绣到现在,已超过半个世纪。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也是首
第一财经 0评论 2023-11-20
惠山,唐相李绅称之为“家山”,也是无锡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既是家乡之所,也是家族之源,更有着无锡文
钱竹 0评论 2023-11-18
秦淮灯会中国灯笼,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时悬挂。起源于西汉,后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自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筷架的前身起源于我国南宋时期,叫“止箸”,用的是竹材质,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有半月形缺口,可以把
顾青 0评论 2023-11-17
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飞针走线,将动植物等元素通过刺绣的方式记录着,并将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笔者通过对安徽文房四宝,即宣纸,宣笔、徽笔,徽墨,歙砚等8个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与相关负责人的座
四面空间 0评论 2023-11-15
大朗醒狮历史悠久醒狮,在东莞大朗流传已久。《大朗镇志》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大朗就有醒狮活动。据老艺人
方志广东 0评论 2023-11-14
缂(kè)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宋代庄绰《鸡肋篇》写道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 0评论 2023-11-14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重要位置。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
教育部网站 0评论 2023-11-07
内容摘要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独有的品种。其印制技艺主要是用柳枝烧成的炭条勾出大致轮
装饰杂志 0评论 2023-11-03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自古以来,无论是贵族仕女,还是闺秀村女,都爱用花装饰自身,梳妆打
国家地理中文网 0评论 2023-11-01
历经千年的「刺绣」,作为独特的民间手艺,至今依旧以无可比拟的魅力历久弥新,用不断演进的丰厚传承,给予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0-13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金线飞舞之间,绢布上所绣之花,就连鸟儿都被骗下了枝头。一句唐诗,
海边的西塞罗 0评论 2023-10-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