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李静

2023-08-15 14:38:00

摘要:潮州剪纸是中原剪纸随着汉族迁徙到潮州地区后与本土文化融合后形成的, 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代表, 是潮州民众祭祀民俗与民间美术共生的产物,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潮州剪纸只有现代化转化, 才能真正保持自身生命力。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产性保护, 非遗进校园背景下的学校传承, 乡村振兴语境下的非遗作坊, 都是潮州剪纸的现代转化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潮州剪纸 、潮州文化、历史传承、现代传化


一、 潮州剪纸的人文背景和历史渊源

      位于潮汕平原心脏的潮州,是粤东古老文化的中心。古代潮州地区指以讲潮汕话为主的地域,主要包括粤东地区和闽西的一部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陆续在广东省和福建省的饶平、揭阳、潮阳、南靖、平和等地区发掘出数目较多的同类遗址,距今约3390年~2870年。我们把分布于粤东闽南地区,以饶平浮滨塔仔金山和联饶顶大埔山二处墓葬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正式命名为“浮滨文化”。从先秦开始,粤东地区受到中原商周文化影响的“浮滨文化”成为以后“潮州文化”积淀、孕育的底层及其渊源。晋唐时期,汉文化向南扩展,进一步影响该地区。唐代,韩愈入潮使儒家文化在潮州地区得到传播。宋元时期,随闵人大规模移民,闽文化向西扩展。南宋地理著作《舆地纪胜》谈广南、福建的语言时说:“……虽境土有闽广之分,而风俗无漳潮之别”。明清时期,中原儒家文化、闽文化与移民回流带入的东南亚民族文化等相互融合,形成了面貌独特的中华文化———“潮州文化”。潮州民系总的特征是人民勤劳俭朴,刻苦自励,精于商务,对外抱团,文风颇盛。潮州文化与中原文化同中有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潮州地区有幸在中原文化出现危机时,数次成为中原文化的“桃花源”与“聚宝盆”。正是潮州文化孕育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潮州剪纸。到清中叶,潮州地区人口众多,已到粮食不能自给的局面。“精耕细作”成为潮州农业生产最突出特点。激烈的生存竞争导致人们思想意识发生了改变,许多人转向经商、手工业等其它行业。潮州民众的行为方式和审美要求也逐渐发生改变,精雕细镂的艺术风格应运而生,剪纸风格也转向精巧剔透。潮州剪纸是潮州文化的历史传承,存储了大量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种族繁衍、土风民俗等信息。

图片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言,剪纸是一种在极薄的平面上剪、刻的美术,它早期与石器、陶器以及骨雕、镂金工艺都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因为任何工艺制造,都有它的历史交接。潮州剪纸的历史传承可以上追到新石器时代。潮州地区浮滨遗址出土的石质牙璋,上有小孔,说明浮滨人在工艺制作上已使用利器突破平面钻孔、打洞。有了最初的钻孔、打洞工艺,就能使许多单体可以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促使人的思维发展,进而影响到工艺制作的演变。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证明当时人们已掌握精美的镂空雕刻技艺。玲珑剔透的审美意识已经形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另,四川三星堆出土了太阳神鸟金箔、河南战国墓出土了银箔刻花、陕西兴平西汉墓出土了飞禽走兽金箔等。从这些出土发现的金银箔镂空刻花装饰物来看,在刻制技术与艺术风格上,其显然是剪纸艺术的前身。潮州地区现在还保留有錾铜箔、錾锡箔的习惯,称錾纸。鉴于纸张的特性,处于南海之滨的潮州地区很难有古代的剪纸样品保存下来。潮州民间剪纸最迟应在明代开始流行,繁荣、发展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它的鼎盛时期。现存的一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蝠》(潮州市司马浦镇)系以棕色丝线剪成,技艺十分精巧,说明潮州剪纸在当地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图片

二、 潮州剪纸的表现形态与文化内涵

      (一)潮州剪纸的基本形态

传统潮州剪纸按照制作方法大体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纯色剪纸,这类剪纸通常是用本地区特有的尖嘴剪刀剪制而成。尖嘴剪的刀刃部分比较短,长度大约5毫米左右,极尖。纯色剪纸在朝阳、揭阳、普宁、潮州、澄海等地均流行,运用十分广泛。二是多色剪纸,经过精心设计,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或刻出作品的各部分,再拼贴而成。这类剪纸运用不及单色剪纸广泛,但构思巧妙。三是衬色剪纸,多用金色铜箔或黑色纸刻出物象的骨架线条,在其下衬托各种颜色的纸张,完成后效果瑰丽、辉煌。四是写料剪纸,在纸张或铜箔上錾刻出物象的轮廓,然后用色彩点染,效果明艳、热闹。(二)潮州剪纸与潮州信俗“信鬼而好祠”的潮州文化成就了潮州剪纸的独特造型。地域性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民俗活动体现了这个族群的价值观、宇宙观,造就和发展了该地域的民间美术。潮州民众除了“时年八节”的拜祭活动之外,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皆要拜天拜地,七夕要乞巧,农历十月十五要祭拜“五谷神”等。潮州地区的寺庙和祠堂众多,供人拜祭。奉佛敬祖和拜神酬鬼成为地方重要的俗信活动,祭祀之风在当地极为盛行。虔诚的潮州民众为显示敬意,祭品不但要丰盛,更重要的是上面铺衬剪纸供花。祭品常用五牲(鸡、鸭、鹅、鱼、猪)、粿品等。而五牲、粿品上又摆放剪纸来装饰。这些剪纸采用了随类赋形的手法,经过长期的艺术提炼形成了固有的图形样式,例如鸡花、鸭花、鹅花、鱼花、猪花、粿花、豆心花、香蕉花、柚花、甘蔗花、凤梨菠萝花、龙虾花、蟹花、乌贼花、三山花等。祭品猪头上摆上“猪头花”、祭品鸭子上面衬“鸭花”、祭品龙虾上衬“龙虾花”、祭品粉粿上摆上“桃粿花”等。这些剪纸样式成为潮州剪纸独有的特色。“赛大猪”是潮州地区传承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场面隆重、壮观,同时也促进了潮州剪纸的纵深发展。“赛大猪”一般都是在正月里择吉日进行,祭祀各村镇信奉的神灵或祖宗。澄海区冠山村的“赛大猪”场面十分壮观,最为出名。届时各户挑选自己养得又大又肥的猪宰了之后摆放在一起敬神。选中最大最重最肥的“猪王”抬进祠堂,上面再搁上一只羊,“摆祠”祭奉祖先。最后人们会分食猪肉。“赛大猪”是一种远古而高级别的祭礼。《礼记》有“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之说,太牢为猪、牛、羊三牲,少牢仅用猪、羊。在此盛会上每家都摆上一头精心打扮的大肥猪参与比赛,猪头顶大红花,口衔潮柑,身上装饰大红色剪纸。这些剪纸大多为团花,构图饱满、平实,力求对称、均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对生活圆圆满满的希望。年复一年,“赛大猪”时用于装饰的剪纸也在民俗活动中不断积累和演进,样式变得更加丰富起来。根据装饰的不同部位,细分有“猪头花”“猪腿花”“猪脚花”“猪尾花”“猪肉花”“猪肝花”“猪头猪尾花”“全猪花”等等。这些剪纸的色彩以红色为主基调,风格愈加细腻,内涵也愈加丰厚。例如“猪头花”“全猪花”等剪纸都是外轮廓肖其形,轮廓内部充满“附加”的吉祥纹样,在审美上突出尽可能充实的精神。而这种审美意识,早在七千年前便已初露端倪。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器上刻划着一头猪,猪身上刻有花朵和叶子,这表明,我们先人在七千年前在审美上,就有一种需要尽可能充实的意识。汉画像砖上的动物形象也如出一辙,身上填充花纹装饰。潮州剪纸也传承了这一审美情趣,并发挥到极致。其造型饱满充盈,轮廓内“附加”的纹样多用福、禄、寿、双喜、盘长、如意、花鸟鱼虫等吉祥图案。其艺术形象指向深厚的意义追求,求吉求安、驱邪避恶、祈福禳疫等。
“赛桌”习俗中也会看见剪纸的身影。中秋节拜“月娘”,各家各户自愿摆几把椅子,椅子上挂一副纸质官帽、官袍,椅子下面摆纸质官靴,椅子前面摆香案,俨然大官在座。在供桌上有月饼、茶叶、柚子、石榴、香蕉等,并将剪纸、金箔元宝等手作巧物摆上。供桌上还有彩纸做成的的彩塔、人物、彩灯,上面贴着精湛的衬色剪纸、写料剪纸。邻里将祭品陈列出来,有一较高下、接受众人评判的意思,因此也被称为“赛桌”。“赛桌”蕴含着潮人“食不厌精”“功不厌细”的精神。“赛桌”活动促进了手工艺的良性竞争。农历清明,平时难得一见的亲人齐聚坟前,一并祭祖。坟前摆祭品,坟头悬挂纸幡,烧纸钱,俗称“挂纸”。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谚语:“七月半,鬼乱串”,人们在这一天除祭祀祖宗外,还会赈济孤魂野鬼,祭品除了三牲、粿品,还有纸做的房子、柜子、衣物等等。纸祭品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衬色刻纸和写料刻纸的发展。饶平的黄岗镇有“赛大钱”(即赛剪纸)民俗。镂金衬色剪纸作为祭鬼酬神的纸镪品,俗称“大钱”。平时作为“大钱”每只长宽约一尺左右。而逢每年正月游神赛会时赛的“大钱”,每幅最大达到四丈多见方,裱纸十余层,贴上百几十幅用金箔刻成的戏曲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图案。这种节日民间剪纸竞赛活动,不仅见于饶平一县。……它培育和造就了许多民间艺人,推动了潮州民间剪纸艺术的进步。婚俗、丧俗礼仪中常会用到潮州剪纸。潮州剪纸中的“嫁妆花”,随嫁妆的品类,剪成各种花样子。有鞋花、瓶花、饼花、筷笼花、茶具花、烛台花、书卷花、扇套花、粉盒花等,主题内容取鸳鸯双喜、松鹤延年、功名利禄、富贵吉祥等。“嫁妆花”剪纸也往往作为刺绣的花样子。这类剪纸的尺寸较小,也常被制成熏样保存,题材多是花鸟鱼虫、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与文字。操办丧事的礼节繁缛。其间会用到各种纸扎祭品,纸作的引魂幡、纸花圈、纸房子、纸衣柜、纸床等等。“做功德”是超度亡灵的仪式。做功德时,各种人世生活所需物品的纸质祭品一应俱全,其精美程度可以以假乱真。图片

      (三)潮州剪纸与潮州戏曲

潮州剪纸中有大量的戏曲人物题材的剪纸。这类剪纸无一定格式,盖由剪纸人随手剪来,剧目繁多而无样稿。潮州戏曲故事题材的剪纸作品,是属欣赏之用或祠堂庙宇器物及纸扎等的装饰品。戏曲故事内容多为潮州戏和闽南梨园戏、高甲戏之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拜月亭》《西厢记》……此外还有《木兰从军》《凤仪亭》《薛平贵别窑》《昭君出塞》《纪鸾英教子》《何文秀问卜》《韩文公冻雪》《韩湘俺中会妻》《蒋英哥修妻》《柴房会》《战陈桥》《妲己乱纣》《王茂生》《打严嵩》《严兰贞打碎玉花瓶》《井台会》《贵妃醉酒》《闹天宫》《打窗会》《百花赠剑》……《苏六娘》是潮州剧、高甲戏中的传统剧目,不见于其它剧种。江根和是潮州著名剪纸艺术家,其剪纸廖廖数笔即能传神。她晚年钟爱戏剧人物剪纸,其代表作有《三娘挑经》《梁祝》《西厢记》《陈三五娘》等。刻纸艺人张炳丰,其錾纸用于“红白喜事”,所錾刻的戏曲人物风格优美流畅。许文进的戏曲人物铜衬料刻纸,富丽堂皇。马凤仙、郑雪兰、新寨婶、陈亚香、林智成、陈松茂、马素芳、马瑞兰、苏御茶、苏友文、黄莲真、陈英墀、吴瑞兰、林宜芳、许淑缄、杨雪友、许阿闻等剪纸艺人都十分钟爱剪刻戏曲人物。

(四)潮州剪纸的历史演变潮州剪纸因信俗活动而生,后又逐渐成为满足审美需求的工艺美术,再又与设计相结合而呈现多种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政府的肯定和保护,各地成立民间工艺美术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政策下,潮州剪纸得到蓬勃发展。1989年,潮阳区文化馆人员整理出181件(套)近五百个花样,出版了《潮阳民间剪纸》一书。2004年,杨坚平主编有《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州剪纸》一书。这里收集的潮州民间传统剪纸354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很多又是清末和50年代初的剪纸孤本作品,是十分珍贵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改革开放,潮州地区大批乡村的精壮劳动力涌向城市。自给自足、聚村而居、血缘关系、宗族化等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文化心理行为在人们心中逐渐淡化。现代文化改变着传统文化的符号构成方式,对传统的审美趣味构成某种程度的消解。中国文化生产、流通和接受的方式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人们对时间、经济成本的追求,对本源文化的思想上的松动等使得潮州地区的很多人生礼俗、祭拜活动等仪式有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原本在祭祀用的鱼上会搭配相应大小的“鱼花”,现在直接拿一张红纸贴到鱼眼上。传统潮州剪纸赖以生存的农耕社会活态文化正在悄然转变,原有的功能和作用逐渐消失。剪纸已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受机械化雕刻、油印技术的冲击,手工剪纸在某种程度上销售空间更加狭小。虽然潮汕地区的古俗旧习相对保存完好,但也难敌现代文化的冲击,潮州剪纸也必然会发生变革和转化。潮州地区的剪纸传承人为剪纸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潮州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湘明设立潮州市湘桥区张湘明剪纸艺术馆,其子张在跃主持该艺术馆的工作,该艺术馆的业务主要有潮州剪纸出售、剪纸培训、对外展示和宣传等。许占元在电影公司工作时,采用剪纸的造型方法画幻灯片、宣传画。剪纸人陈传生与陈斯嘉共同创作了剪纸风格的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新地标“swa”。图片

三、 多重语境下潮州剪纸的现代转化

      (一)商贸语境下的剪纸生产性保护

潮州地区海外贸易频繁,商业气息浓厚,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潮人善经商,在海外甚至获得了“东方犹太人”的称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称汕头为“中国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在经商方面,潮人是“外向”的开拓型。潮州、饶平等地的彩扎作坊曾今辉煌一时,黄岗镇的“赛大钱”习俗便见证了潮州地区剪纸的商业化程度。但随着人们祭祀等俗信活动的减少,当年红火的老字号“南金店”已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山东高密剪纸“水浒人物108将”被日本收藏人士以10万元人民币购走,引发人们重新认识到中国民间剪纸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走生产性传承道路,凸显潮州剪纸地域文化价值,是保护潮州剪纸并实现现代转化的必经路径。打造具备地域文化价值的剪纸品牌。以现代企业的品牌管理理念,对其进行企业理念、行动准则、视觉形象的打造。例如,“谭木匠”木梳,创始人谭传华出生于木匠世家,推敲之后结合自己的姓氏与职业组合成文字商标“谭木匠”。商标地道的中国味、悠久的历史感、厚重的工匠感呼之欲出。木梳产品定位多样化,如家用、礼品等各档次,针对细分市场打造“凤求凰”系列、“鹊桥仙”系列等。企业严把质量关,工艺精益求精。销售服务方面提出从业人员“七严禁”“八不准”的原则。该企业在全国推广统一连锁店装潢风格,凸显传统、自然、古朴、稳健的特质。其广告语为“千年木梳,万丝情缘”。品牌故事有《一段家史》《品味生活》。经营产品除木梳,还包括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剪纸、高档绣品、年画等。《谭木匠》报、《专卖店文化手册》《中华手工》杂志等工具成为其大力传播、沟通并建立起健康文化的桥梁。潮州剪纸作为当代工艺品,可以借鉴与学习“谭木匠”的品牌塑造和推广方式。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用现代品牌理念武装企业。作为商品的剪纸难免受到生产规律支配,并遵循市场规律。剪纸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可能逐渐被当代大众审美需求所稀释。市场经济与农耕文化在接轨的过程中,滋养民间剪纸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土壤逐渐产生变异。潮州剪纸只有现代转化,才能真正保持自身生命力。潮州剪纸在生产方面迎合市场需求,实现现代转化。作为传统手工剪纸,需要改进手工生产技术,达到高质高产。定量、分解工艺、分工合作的标准化生产是提高产量的好方法。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能降低成本,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剪纸衍生产品往往会采用机械生产的方式。传承人、创作设计团队可通过申请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专利等保护原创,并通过出售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专利获利。针对细分市场,准确定位产品。针对收藏家,做出自大家之手的限量高端艺术品。针对高品位的消费者,做纯手工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工艺品。针对大众消费者,设计和制作剪纸风格的实用产品。进行产品创意,通过现代工艺和技术实现潮州剪纸的现代转化。1958年以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剪纸风格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渔童》等,使观众耳目一新。1984年,由林载华、邓本圻、张拔、潘保琦设计制作的大型剪纸风格壁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是佛山剪纸艺术与现代大型壁画相结合的典范。201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infiniter团队设计了一款“妙趣剪纸”app,创新点是用照片转换为剪纸作品。剪纸风格绘本《兔儿爷丢了耳朵》入选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创新销售模式实现现代转化。以佛山剪纸为例,其发展主要通过经济价值实现。2023年,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剪纸车间改封闭式生产为敞开化生产,实施体验式营销,让客户观赏剪纸刻制过程从而刺激消费欲求。当年5月起艺术社每天接待数百名中外游客参观选购,其销售额大幅增加。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开始有了自己的经营理念,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展览推广活动。建立了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网站,通过网络销售平台,面向政务、商务集团及一大批收藏爱好者进行剪纸产品的销售,剪纸被研发、设计、包装成政务商务公关礼品,区域文化礼品,旅游纪念品。在现代经营理念下,佛山剪纸由民间走向了旅游“舞台”。新媒体能加速剪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如微信、微博、头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可提高剪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剪纸、民俗介绍,组织剪纸研学活动,可培养忠实消费群体。图片

      (二)现代教育语境下的剪纸传承人才培养

在高等院校培养以研究为主的复合型人才。以人才培养实现潮州剪纸的现代转化。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多年来,以剪纸为个案,教学团队一直坚持创作、教学与研究“三位一体”的深入实践。教学团队提出了“知情、知艺、知辩”的“三知”理念。教学团队提出了培训工作“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三化”理念。在中国这样的文化遗产大国,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巨大的可持续的文化使用价值。大学不仅是非遗的教育传承之地,也可以成为有当代价值的非遗文化物种的“活态博物馆”。在高职院校建设剪纸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在供给侧,培养剪纸传承人才。以人才培养推进“非遗”剪纸的传承和现代转化。提出以“非遗+设计+创业”的思路,开展课堂教学。开设课程《民间剪纸艺术》《剪纸衍生产品设计》等,面向有一定美术与设计基础的学员,培养传承人才。教学上体现一专多能,培养能剪纸、能开发产品、懂经营的复合型剪纸传承人才。2022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十七条,国家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过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设立工作室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工作。利用高校工作室、众创空间进行生产性师徒传承。聘请剪纸工艺美术大师、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或高层次技能教师,承担技能传授任务。学生可进入剪纸企业拜师学艺,师徒制传承剪纸。以省级佛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饶宝莲为例,每四年招收一批徒弟,一批12人,现已收徒两批,共计24人,已培养市级佛山剪纸传承人1人。灵活多样的社区剪纸教学。在需求侧,培养剪纸爱好者。借助网络、职工大讲堂等平台,面向社区广大民众,做剪纸艺术的普及、传承工作。社区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的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在职学员学习剪纸的需求。编制短视频、微信推文教授潮州剪纸技艺等。开展“中国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传播剪纸艺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教学,可以放在社区进行。非遗社会化传承零起点,易从社区与传承人作坊开始。这种以师傅带徒弟、口传身授的传统培养方式,更适合初学者入门,有利于专注地掌握基本技艺传统。(三)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剪纸工坊兴建乡村剪纸工坊,进行剪纸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化。潮汕地区的村庄往往一村同姓、同宗,村民十分重视乡情,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潮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十分顽强地坚持自己固有的文化特征和群体意识,始终保持对故土的认同和怀念。在文化方面,潮人是“内向”的固守型。其传统的礼俗、信仰、思维、价值观相对保存完好。游神赛会“赶闹热”、祭祀“分猪肉”、扫墓野餐、拜月夜游、酬神演戏等信俗活动,正是潮州剪纸等民间艺术得以依存的“活态文化”。中国乡土社会中,一直到现在,最有力的动机是“创立家业”。在乡间建设潮州剪纸工坊,可以满足乡村信俗活动需要,也可解决农闲时乡间闲散劳动力。剪纸工坊的传承人掌握着剪纸设计与制作的整个流程。不讲究分工合作,会有利于保留剪纸的艺术个性。乡村剪纸工坊是微型的、皮实的。乡村较慢的生活节奏契合潮州剪纸回归手作经济。乡村较为闭塞的空间环境,更容易契合潮州剪纸回归本土农耕文化。也许,只有扎根在乡间的潮州剪纸才更加原滋原味、烟火气息。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一次大的转变。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内容之一。保护和传承潮州剪纸,需要保护好潮州文化。村庄是一条文化的河,村庄是人的延续,也是自然和文化的延续,村庄里不仅延续着不同民族古老的文明香火,还记忆着每个民族最真切的生活常识。应当说,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因就遗存在这宛如星河的自然村落里,每个村庄里生长着一棵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树,形成了辽阔的文化丛林,这个丛林里沉睡蕴藏着我们民族几千年丰富多彩的文化物种,也隐喻和昭示着一个最现实和最有历史感的中国,村庄也关乎着我们的未来。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脉络。它的创新发展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样,绝不能“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去人民化”。在守住自己根脉的基础上进行时代面貌的开创,剪刀上的艺术之花才会璀璨盛开。图片

结  论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潮州古城是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要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期待潮州剪纸能借助新的发展机遇,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现代转化,实现“非遗”保护的新样态和新格局。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粗略地观看华健设计制作的紫砂壶,方器居多,亦有少部分圆器、筋纹器。给我总体印象是文雅大方,方中寓圆,
邱春林 0评论 2023-11-20
很少有城市像扬州一样,城市的命运与运河联系得这样紧密。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
中国新闻周刊 0评论 2023-11-20
57岁的韦桃花,从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马尾绣到现在,已超过半个世纪。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也是首
第一财经 0评论 2023-11-20
惠山,唐相李绅称之为“家山”,也是无锡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既是家乡之所,也是家族之源,更有着无锡文
钱竹 0评论 2023-11-18
秦淮灯会中国灯笼,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时悬挂。起源于西汉,后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自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筷架的前身起源于我国南宋时期,叫“止箸”,用的是竹材质,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有半月形缺口,可以把
顾青 0评论 2023-11-17
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飞针走线,将动植物等元素通过刺绣的方式记录着,并将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笔者通过对安徽文房四宝,即宣纸,宣笔、徽笔,徽墨,歙砚等8个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与相关负责人的座
四面空间 0评论 2023-11-15
大朗醒狮历史悠久醒狮,在东莞大朗流传已久。《大朗镇志》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大朗就有醒狮活动。据老艺人
方志广东 0评论 2023-11-14
缂(kè)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宋代庄绰《鸡肋篇》写道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 0评论 2023-11-14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重要位置。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
教育部网站 0评论 2023-11-07
内容摘要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独有的品种。其印制技艺主要是用柳枝烧成的炭条勾出大致轮
装饰杂志 0评论 2023-11-03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自古以来,无论是贵族仕女,还是闺秀村女,都爱用花装饰自身,梳妆打
国家地理中文网 0评论 2023-11-01
历经千年的「刺绣」,作为独特的民间手艺,至今依旧以无可比拟的魅力历久弥新,用不断演进的丰厚传承,给予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0-13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金线飞舞之间,绢布上所绣之花,就连鸟儿都被骗下了枝头。一句唐诗,
海边的西塞罗 0评论 2023-10-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