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渊 源
径山茶宴是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是独特的以茶敬客的庄重传统茶宴礼仪习俗,是中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中期,《余杭县志》有唐朝径山寺开山祖师法钦“佛供茶”条目,盛行于宋元时期,后流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
按照寺里传统,每当贵客光临,住持就在明月堂举办茶宴招待客人。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有十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径山茶宴堂设古雅,程式规范,主躬客庄,礼仪备至,依时如法,和洽圆融,蕴涵丰富,体现了禅院清规和礼仪、茶艺的完美结合,具有品格高古、清雅绝伦的独特风格,堪称中国禅茶文化的经典样式。
径山茶宴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茶论道,禅茶一味,体现了中国禅茶文化的精神品格,丰富并提升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径山茶宴是日本茶道的渊源,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径山茶宴对于近代“茶话会”礼仪的形成,对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仪习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民俗学价值突出。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径山茶宴是该名录重要组成部分。
杭州径山镇茶山
径山茶宴,是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饮茶仪式,也是中国茶俗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起源于唐朝中期,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
游客在径山镇小古城村的茶园里采茶
工 艺 特 色
径山茶宴,又称“茶会”或“茶礼”,在宋朝时被统称为“煎点”,这反映了饮茶方法已经从唐朝的煮茶法转变为煎点法。禅院茶宴根据不同的时间、事件、人物和来宾而设宴,形式多样,举办地点、人数、规模各异。根据《禅苑清规》的记载,茶宴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禅院内部僧侣因法事、任职、节庆、应接、会谈等举行的各种茶会,如《禅苑清规》卷五、六记载的“堂头煎点”、“僧堂内煎点”、“知事头首点茶”、“入寮腊次煎点”、“众中特为煎点”、“众中特为尊长煎点”、“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等。当时禅院修持功课、僧堂生活、交接应酬以及禅僧日常起居,无不涉及茶事、茶礼。在《禅苑清规》卷一和卷六中,还分别记载了“赴茶汤”以及烧香、置食、谢茶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和礼节。这类茶会通常在禅堂、客堂、寮房举行。二是接待朝臣、尊宿、上座、名士、檀越(施主)等尊贵客人时举行的大堂茶会,这通常被称为“径山茶宴”,非上宾不举办。其规模、程序与禅院内部茶会有所不同,宾客包括主僧和世俗人士,也有僧俗同座的情况。
根据《禅苑清规》和茶道典籍记载,径山茶宴的基本程式繁简有别,大堂茶会一般包括张茶榜、击茶鼓、设茶席、礼请主宾、礼佛上香、行礼入座、煎汤点茶、分茶吃茶、参话头、谢茶退堂等环节或程式,是严格按照寺院法事的样式来进行的。
在茶会上,宾客需遵循寺院丛林规制和法事仪式,以确保严谨、有序、庄重和和谐。根据《禅苑清规》,茶客的每个举止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并详细说明了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叉手礼要求“以偏衫覆衣袖,不得露腕,热即叉手在外,寒即叉手在内,以右大指压左衫袖,左第二指压右衫袖”。此外,士众入座时要求“安详,正身端坐,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不得背靠椅子”。举盏时,应“当胸执之,不得放手近下,亦不得太高,若上下相看,一样齐等,则为大妙”。诸如此类的规定不胜枚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僧俗之间的礼节,如叉手、作揖等问讯(如同打招呼)礼节,也有详细的规定。僧人在不同情况下,需遵循大展、触礼或只需问讯等严格的规定。从“依时”、“如法”、“软语”、“雁行”、“肃立”、“矜庄”、“殷重”、“躬身”等词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严格的程度。
径山茶宴在代相传习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法事样式和风格特征。一是依时如法。煎点茶汤,各依时节;堂设威仪,并须如法。二是主躬客庄。仔细请客,躬身问讯;闻鼓请赴,礼须矜庄。三是清雅融和。格高品逸,古雅清绝;礼数殷重,不宜慢易。四是禅茶一体。佛门高风,禅院清规;和尚家风,僧俗圆融。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南宋径山寺住持大慧宗杲禅师的“看话禅”。茶宴当中,师徒、宾主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禅语,慧光灵现,涤荡心灵。
径山茶宴一般在径山寺明月堂举行。明月堂原是大慧宗杲晚年退养之地“妙喜庵”,轩窗明亮,绿树掩映,青山白云近在眼前,清风明月,诗意盎然。此外,寺僧参禅打坐以茶供佛,或寺僧之间的内部茶会,往往在“禅堂”或“寮房”依时因事而进行,而非正式的待客茶宴,有时也在“客堂”“茶亭”举行。
径山茶宴源于径山万寿禅寺,是以茶代酒宴请客人的一种独特仪式,始于唐,盛于宋,流传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径山茶宴共有十多道程序。径山风景秀美,以茶闻名,唐代“茶圣”陆羽曾在此游历,著写《茶经》。
传 承 与 保 护
径山茶宴依径山寺历代祖师、住持而传承。明清之后,随着径山寺逐渐衰毁,径山茶宴也几近失传。很长一段时间,径山茶宴只存在于零散的史料记载中。20世纪80年代起,浙江茶界的有识之士试图恢复这一传统仪式。2011年,径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恢复径山茶宴,径山寺做了大量功课,不仅搜集和梳理各类古籍资料,还远赴日本走访径山法脉传承的寺院,观摩学习他们保存至今的宋代茶礼。”径山寺径山禅宗文化研究院主任释定贤介绍,近年来,径山寺通过举办禅茶文化高峰论坛,广邀茶界专家反复论证,逐渐确立了径山茶礼的流程、器物等。
笔 者 结 语
参考文献
[1]楼玮玥.径山茶宴,一曲与世界共振的禅茶乐章[j].杭州,2023(07):14-17.doi:10.16639/j.cnki.cn33-1361/d.2023.07.011.
[2]王萧萧.径山茶宴:一脉茶香传千年[j].中国食品工业,2022(05):79-81.
[3]周永广,粟丽娟.文化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径山茶宴的再发明[j].旅游学刊,2014,29(07):23-30.
[4]张清宏.径山茶宴[j].中国茶叶,2002(05):15.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