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rt 1
历史渊源
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保存了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以及婚丧喜庆等习俗内容。
泉州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移民南迁入闽。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区流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从未间断。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2
part 2
艺术特色
历经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与积累,泉州提线木偶戏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偶头雕刻
传统的的泉州提线木偶分为头、手、脚三个部分,均由樟木雕刻而成,其它部分则由麻绳编织。今天的改良木偶则不同,手脚和躯干都以铁丝搭建建骨架,配以塑料泡沫填充,只有木偶头依旧使用樟木雕刻。而木偶戏角色刻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头部,头部的神态表情常常代表、传递着戏中人物的性格,制作步骤一般分为泥稿、粗刻、细刻、磨光、打底、上色、装饰须发等几个步骤,耗时长且精细复杂。
拉线
泉州木偶戏之所以具有以假乱真的表演神态,都靠演师们精准地拉线。只有合理的线位才能让木偶按照需求动起来。木偶的构造仿照人体,凡是有关节的部分都有基本线位可以控制,根据剧目的不同,木偶身上还会增添几处特殊的专用线位,以完成类似于鞠躬、写字、模拟说话等动作。
在剧目“小沙弥下山”中,小沙弥遵师命下山化缘。途中风雨骤来,电闪雷鸣。为免除风雨之苦,小沙弥匆匆敲铎念经,冀求佛祖庇佑。谁料,由于平日诵经用心不专,情急之中更是颠三倒四,错误百出。风愈狂,雨愈急,小沙弥跌跌撞撞,吃尽苦头。节目活泼逗趣,诙谐生动,尤其表现小沙弥风雨路上慌急情状的各种精妙步态,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小沙弥的动作诙谐幽默,身体有许多跌倒、奔跑的夸张动作。脸部动作也憨态可掬,让人完全忘记它背后有人在操作。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合格的提线木偶演师必须完成至少十年的学习与训练才能站在台上。古时他们隐藏在戏台之后,仅有提线与木偶能被人看到,如今他们大方地站在开放舞台上,让观众们膜拜艺术家的技法与精神。
配乐
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保存着“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俚语的语词、语汇、古读音。并且也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的剧目、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等珍贵资料。因而,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3
part 3
传承价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目前,泉州提线木偶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
泉州市木偶剧团为泉州市直属国办专业文艺表演团体。该团创立50年来,以传承古稀提线木偶艺术为主务。泉州市木偶剧团在继承、抢救古稀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从木偶的头像造型、形象构造、线位布局、操弄技艺、舞台形式及演出剧目的题材、体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与创造,极大地丰富、提高了提线木偶戏的艺术表现力和演出水平。
由于泉州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关系,泉州傀儡戏于明末清初即开始向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流播,并在当地生根开花。为传播闽南方言、文化,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及东南亚各国侨胞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最近几年各闽南文化中心在排练剧目时还积极融入“海丝”元素,是在题材选择和表演技巧上,都力争让“海丝”与“偶趣”碰撞出美妙火花。
参考文献:
[1]陈音璇.走近稀有剧种(四)——泉州提线木偶戏[j].音乐生活,2016(05):12-13.
[2].充满活力的泉州提线木偶戏[j].领导文萃,2012(06):146.
[3]庄丽娥.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统音乐[j].中国文艺家,2019(09):66.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