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
芦编工艺
启东芦编工艺于2013年入选南通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在启东有悠远的历史痕迹,融入了上世纪启东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用芦苇造“环洞舍”居住;用芦苇编铺板睡觉;芦花做鞋;芦条编畚箕;芦丝做匝箩。
01. 历史沿革
启东的地理位置独特,它是由长江口的淤泥沉积成陆地,为了保岸防坍,人们遍种芦苇(沙地人叫芦青)。芦苇的适应性强,生长快,聪明的沙地人就用它为自己的生存服务。解放前,启东除部分有钱人住瓦房外,大部分穷人住“环筒舍”。所谓“环筒舍”,就是用芦头圈成环筒形,上面盖上笆,再铺些柴草以遮风挡雨,后来稍加改善,就成茅草屋了。茅草屋除了屋架用毛竹或少许木材料外,全部用芦头推笆,上面的叫“箯”,四面的墙叫“笆”,连屋内的床也叫“芦笆门床”,因此推笆的人很多。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屋上盖瓦,但大量的还是用“箯”,因此也离不开推笆师傅。1980年以后,人们用“望砖”替代“箯”,推笆逐渐少了。如今农村都是楼房了,“笆”也就用不上了。
02. 制作工艺
01
晾晒
芦苇品种丰富,启东芦苇虽韧性较好,但作为建筑材料也需要精挑细选。芦苇被收割回来后会先放在沟边初步晾晒,再打成捆扛到自家宅上码起来,进一步晾晒,这是制作所有芦苇制品的前期工作。
02
筛芦柴
03
剥芦壳
04
推笆
05
做芦扉
03. 芦苇制品的传统设计
01
苇席
02
苇帘
03
苇篮
04
苇笠
04. 传承人物
黄学斌
南通启东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启东芦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01.
人物介绍|profile
黄学斌从十六七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芦编,原本粗糙的材料经过父亲巧手的编制成为精美的篮子,黄学斌瞬间着了迷。“父亲编织时我会在旁‘偷师’学习,他也会教授我一些技巧。”
那时不乏村民能编制简单的芦编,但想要做精做极致,必须得耐住性子打磨“作品”。父亲领进门后,黄学斌不断摸索练习,由于工序繁琐,往往一做就是小半天,手被扎刺、割破也是家常便饭。虽然学习过程辛苦,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黄学斌逐渐对编织比例、在何处锁牢环节等技巧了然于胸,他用一双受伤无数次的粗糙大手成就了如今的芦编“大师”。但黄学斌并不满足已有的技艺,“活到老,学到老,芦编是需要一直学和练的。”
芦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黄学斌年轻时经常采集新鲜的芦苇,编织生活用品拿到市场上售卖或是为自家添置家具。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逐渐成为它们的替代品,芦编手艺人也越来越少了。
02.
代表作品|representative works
05. 笔者想法
芦编工艺源远流长,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它的产生和传播,体现了启东人民的勤劳和聪慧。芦编工艺以当地盛产的芦苇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纯手工的制作,变成了各式各样美观、实用、经济的生活制品,满足了当时百姓为求生存而必需的物质要求。
一方面因为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应用,使得如今启东的芦苇长势不及七十年代的百分之十;另一方面,不间断的清淤和水泥固堤等行为,也在伤害着芦苇的生长环境。所以现在即便是夏天芦苇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启东境内也很难再见青青芦苇荡了。更别提从中精选出可以编制的芦苇精品了,尽管如此,那份芦苇情节却一直萦绕在启东人的心间。芦编工艺是师徒手把手相传的民族技艺,是我国早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理应保护、传承下去。
06. 参考文献
李俊颖. 辽河下游芦苇民间工艺的文创设计研究[j]. 中国艺术,2018(4):43-48.
马莲莲. 民间芦席编织工艺的发展初探[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40-41.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非遗相关信息仅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图源网络。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