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龚敬凯

2023-07-03 14:52:00

宋徽宗题《碧桃蝶雀图》

宋代:赵佶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

 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苏|州|国|家|级|非|遗


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种类:传统手工技艺

编号: ⅷ─15


缂丝的起源



    缂丝(也称刻丝、苏州缂丝画),作为苏州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有难度、最古老的技艺之一,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有着“织中之圣”的称号,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目前所出土的最古老的缂丝作品是在蒙古发现的汉代“山石树”丝织残片。可见至少在汉代中后期,缂丝制品就已风靡于九州大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缂丝技艺可能早在汉代之前就已诞生并发展成熟。

图片

苏作丝织品的“顶奢”


    作为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代表,缂丝凭借其极具观赏性的挑经显纬、通经断纬的独特织法,千百年来深受历朝历代帝王们的喜爱。尤其到了清朝时期内府收藏的缂丝精品就多达555件。

    缂丝深受皇室喜爱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精细的做工。制造一幅缂丝作品,虽然只需要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子形状的小梭子和一把竹子制成的拔子,但是往往需要更换数以万计的梭子。传统丝织品如苏绣只是用手刺绣,而缂丝则需要手脚并用,非常考验耐心和手脚的协调配合。

    其主要的工艺流程有: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拦经面、画样、摇线和修毛头等。这些复杂又精细的流程所涉及到的技法又是五花八门: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和凤尾戗等,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正因为如此复杂费时费力的工艺流程,使得古代众多缂丝大家们只能留给后世为数不多的传世珍品。不过随着现代丝织技术的发展和十几代乃至几十代缂丝人的不懈努力下,时至今日能够在保留缂丝织造之精细的同时,大大缩短了织造的时间和人力。即使如此,缂丝目前的织造流程仍然比其他丝织品来得繁琐而费力。



缂丝奇女子——朱克柔



图片

    朱克柔,出生于松江华亭县,是宋宣和年间极具影响力的缂丝大家,民间都称呼其为“奇女子”。宋代是缂丝技艺发展的顶峰时期,而朱氏缂丝更是当时的“行业标杆”。宋徽宗赵佶曾特意为朱克柔的缂丝作品《碧桃蝶雀图》亲笔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zhǐ)绣看。

    吴门画家文徵明曾孙文丛简曾为朱克柔作跋“朱克柔,云间人,宋思陵时,以女红行世。人物树石花鸟,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流传至今,九成罕购。曾此尺帧,古澹清雅,有胜国诸名家风韵,洗去脂粉,至其运丝如运笔,是绝技,非今人所得梦见也,宜宝之。

    朱克柔留给世人最精美的一幅缂丝珍品便是《莲塘乳鸭图》。作为朱氏所有缂丝作品中尺寸最大、构图最复杂、制作难度最大的一幅作品,整幅画面生机盎然、宁静祥和的意境跃然“织”上,现作为三大镇馆之宝之一,藏于上海博物馆。

图片


缂丝的当代传承


范玉明




    范玉明,苏州人,缂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缂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姑苏城西太湖之滨的范玉明,自小跟在母亲与姐姐的身边,将母亲所擅长的缂丝技艺深植于心,后又师从缂丝名家王金山大师,承袭师愿,立志要将缂丝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经过多年的研习与探索,不断运用缂丝技艺试验于描绘花鸟鱼虫、佛道人物、山水建筑,屡屡创新,终成一代缂丝名家。


曹美姐




图片

    曹美姐,苏州工业园区仁和织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曹美姐缂丝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她自幼凭借对缂丝艺术的热爱,苦心钻研三十余年。曹美姐对于缂丝艺术最大的贡献不仅是传承并保留了这门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更是以前人所发展的缂丝技法为基础,开拓创新,使缂丝技艺的应用更为广泛,更让大众所熟知,让人们看到了古老的缂丝技艺的现代化新面貌。为了寻求缂丝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她成立了中国仁和缂丝研究所,带领着一代又一代同样热爱缂丝艺术的年轻人,投身于缂丝技术的进步以及缂丝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片图片图片


曹美姐作品展示


缂丝的未来展望


    缂丝由于其复杂的工艺等众多原因,使得一幅缂丝作品的价格远高于其他丝织工艺品,难以普及到大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一代代缂丝人的努力下,能够看到更多地将缂丝融入文创,融入生活,能够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缂丝,爱上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中国丝织工艺。

参考文献

  • [1]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j].文物天地,2022(12):2.

  • [2]许嘉.缂丝,中国古代编织艺术的瑰宝[j].艺术当代,2022,21(05):61-65.

  • [3]本刊编辑部,王建江,王胡燕等.守望缂丝的千年之美[j].科学之友,2022(08):18-21.

  • [4]王依雅.宋缂丝与宋代花鸟画研究[j].荣宝斋,2022(07):104-113.doi:10.14131/j.cnki.rbzqk.2022.0249.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粗略地观看华健设计制作的紫砂壶,方器居多,亦有少部分圆器、筋纹器。给我总体印象是文雅大方,方中寓圆,
邱春林 0评论 2023-11-20
很少有城市像扬州一样,城市的命运与运河联系得这样紧密。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
中国新闻周刊 0评论 2023-11-20
57岁的韦桃花,从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马尾绣到现在,已超过半个世纪。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也是首
第一财经 0评论 2023-11-20
惠山,唐相李绅称之为“家山”,也是无锡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既是家乡之所,也是家族之源,更有着无锡文
钱竹 0评论 2023-11-18
秦淮灯会中国灯笼,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时悬挂。起源于西汉,后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自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筷架的前身起源于我国南宋时期,叫“止箸”,用的是竹材质,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有半月形缺口,可以把
顾青 0评论 2023-11-17
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飞针走线,将动植物等元素通过刺绣的方式记录着,并将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笔者通过对安徽文房四宝,即宣纸,宣笔、徽笔,徽墨,歙砚等8个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与相关负责人的座
四面空间 0评论 2023-11-15
大朗醒狮历史悠久醒狮,在东莞大朗流传已久。《大朗镇志》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大朗就有醒狮活动。据老艺人
方志广东 0评论 2023-11-14
缂(kè)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宋代庄绰《鸡肋篇》写道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 0评论 2023-11-14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重要位置。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
教育部网站 0评论 2023-11-07
内容摘要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独有的品种。其印制技艺主要是用柳枝烧成的炭条勾出大致轮
装饰杂志 0评论 2023-11-03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自古以来,无论是贵族仕女,还是闺秀村女,都爱用花装饰自身,梳妆打
国家地理中文网 0评论 2023-11-01
历经千年的「刺绣」,作为独特的民间手艺,至今依旧以无可比拟的魅力历久弥新,用不断演进的丰厚传承,给予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0-13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金线飞舞之间,绢布上所绣之花,就连鸟儿都被骗下了枝头。一句唐诗,
海边的西塞罗 0评论 2023-10-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