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庞丹教授的策划下,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排工作被正式提上日程,并得到了郭磊校长以及教学实践中心胡淮北、任冬生两位主任的大力支持与配合。2017年7月,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顺利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成为北京舞蹈学院第一个获得资助的大型舞剧项目。
此次中国古典舞系特别邀请了旅美艺术家李恒达先生担任总导演。31年前,当时还在北京舞蹈学院读书的李恒达自编自演的双人舞《梁祝》曾在舞蹈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31年来,“梁祝”的音乐和故事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如今回国将“梁祝”用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更算是完成了他多年来的夙愿。
在主创团队的带领下,由中国古典舞系的青年教师们组成的编导团队承担起了舞剧大量的编导工作,他们与主创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反复推敲,相互磨合,经过将近一年的创排,2018年5月终于将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舞台。
既然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来做,那么作品必然要具备古典气质和中国味道,这条硬性的原则是必须遵循的。舞剧以祝英台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注重于她内心世界的刻画,以情绪的渲染和意境的营造为表现手段,用一种意境化的结构取代了传统舞剧那种用清晰的故事来结构作品的方式。拿文学形式做个比喻,这部剧看起来更像是一首诗而非一部小说。
从观感上来讲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完整、干净。四幕舞剧从相识、相送、相会、相伴到最后的永生一气呵成,一头一尾的处理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序幕虽然也用了舞剧中常用的回忆手法,但并非用的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而是选取了祝英台在即将坐上花轿的那一瞬间。那一刻她身披嫁衣,脑海中却全都是梁山伯的影子,这种现实与想象的反差非常有代入感,让观众一下子进入了他们的爱情世界。
在接下来的四幕当中,舞剧并没有被故事文本所局限,而是在把握住了一条稳定的情感线的基础上,在剧情发展中有了一些小小的创造和发挥。比如整部舞剧都没有出现马文才这个关键人物,他就像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当两人的关系受到阻碍时,观众就会自发的联想到这个人物,当然这也是因为大家对梁祝的事故是在太过熟悉了。或许就是因为大家对故事本身很熟悉,所以主创们才没有再将故事做过多的阐释,简化了很多情节,目的就在于留给舞蹈更大的空间。
可以说剧中的每一幕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舞段,如第一幕中的“月光”,这段柔美的女子群舞充分刻画了祝英台的内心世界。夜幕降临,祝英台抱着枕头,内心忐忑,即将和一位心生好感的男生共处一室,恐慌中带着羞涩,月光仙子就好比祝英台内心那个女儿身的自己,在和现实中男儿装扮的自己对话。第二幕中的“秋叶”,这段充满愁思的群舞表现的是两人送别时的场景,故事文本中的“十八相送”被离愁卷起“秋叶”代替,让这段离别充满了诗意。第四幕中的“嫁衣”,充满了束缚感,一块大大的红绸几乎铺满了整个舞台,像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将祝英台罩住,她不断地抗拒、挣扎可最终还是被紧紧地裹住。这是一段形式感很强的舞段,却是个被内容填的满满的形式,将现实的残酷和内心的挣扎展现的既到位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