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艺一

2022-05-29 08:57:00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古老的中国

有一门叫作“锔瓷”的手艺


所谓的锔瓷就是一种

用金属制成的锔钉

将破碎的瓷片“缝合”起来的技艺



这种高超的修补技术

在从前的社会中因为实用

而受到老百姓们的欢迎



街头常常能看到锔瓷匠人

挑着担子,一边摇着手中的拨浪鼓

一边嘴里喊着“锔瓷,锔瓷”地各处招揽生意

一些百姓听到叫喊声

就会拿出家中破碎的瓷器交给锔瓷匠修补


修补完成后锔瓷匠就会用补好的瓷具

向主人家讨一碗水喝

以此证明这件瓷器已经被修补得滴水不漏



而在如今

“锔瓷匠”这个称呼却已经鲜少听见了

年轻一辈的人甚至连他们的存在都不知晓了


王振海,江湖人称“王老邪”

手拿一面拨浪鼓、

肩背一只黑皮箱

不紧不慢地在老街里吆喝着



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

正是中华锔瓷第五代传人、

国家一级雕刻大师


2004年获得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匠”的证书

当时全国就只剩他一个锔瓷匠了



要说到他的来头那就真的不小了

王振海的祖辈都经营着这一门手艺

当年康熙帝都摸过他们家锔的瓷

他爷爷曾经更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工匠”


家族规矩:隔代单传

到了王振海这一代刚好第五代人


△王振海和爷爷的合照(前为爷爷,后面的孩子便是王振海)


他这一生学得了

24种72样136道修复技法

锔瓷贯穿了他的一生



王振海曾经用六块

出自五个不同朝代、五种不同材质的瓷片

一锔瓷的技术拼合成了一盏“七合盏”



有人曾想要花1200万重金求购

但却被王振海拒绝了


“再贵,还不就是个碗嘛”



王振海四岁时就开始跟着爷爷学艺

在一个其他孩子开心地拿着玩具玩耍的年纪

他却是捡瓷、冶金属

十一岁时他成功修复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壶



在几十年的磨练下

王振海的锔瓷有了他独特的风格

制作“金属补子”的时候

他会在其中加入十分之一的黄金

这样不仅造就了更好地延展性

避免了生锈等等的问题

同时也会使其光泽度更盛更为美观



他用大头剪把铜板

剪成两厘米左右宽的细条



接着在瓷器破损的边缝上打上针眼

针眼只能打三分之二不能打实

随后用金刚钻头捶打

将铜条“一锤嵌入”



在这之外

他还会根据客人的要求

制作有图案的“锔钉”

根据情况或用金或用银

制作成莲花、祥云、蝙蝠、燕子等等形状

在原本的残缺处填补上美好的祝愿



只是到了所有破的东西

都可以扔了再买的现在

这一美好的手艺曾一度濒临消失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

王振海决定打破“不外传”的家规

将手艺教授给有心之人


 曹庆励就是他倾尽衣钵教授的徒弟

如今的第六代锔瓷非遗传承人



时代在变化

但总有一些人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本心

为了将最珍贵的东西留世

他们不惜违背祖上的规矩

不惧质疑和反对


王振海的锔瓷不在手,而是在心



图片来源网络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利来app官方下载的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0条评论

粗略地观看华健设计制作的紫砂壶,方器居多,亦有少部分圆器、筋纹器。给我总体印象是文雅大方,方中寓圆,
邱春林 0评论 2023-11-20
很少有城市像扬州一样,城市的命运与运河联系得这样紧密。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
中国新闻周刊 0评论 2023-11-20
57岁的韦桃花,从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马尾绣到现在,已超过半个世纪。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也是首
第一财经 0评论 2023-11-20
惠山,唐相李绅称之为“家山”,也是无锡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既是家乡之所,也是家族之源,更有着无锡文
钱竹 0评论 2023-11-18
秦淮灯会中国灯笼,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时悬挂。起源于西汉,后形成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自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筷架的前身起源于我国南宋时期,叫“止箸”,用的是竹材质,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有半月形缺口,可以把
顾青 0评论 2023-11-17
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飞针走线,将动植物等元素通过刺绣的方式记录着,并将
中华手工 0评论 2023-11-17
笔者通过对安徽文房四宝,即宣纸,宣笔、徽笔,徽墨,歙砚等8个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及与相关负责人的座
四面空间 0评论 2023-11-15
大朗醒狮历史悠久醒狮,在东莞大朗流传已久。《大朗镇志》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大朗就有醒狮活动。据老艺人
方志广东 0评论 2023-11-14
缂(kè)丝,又称“刻丝”。因其彩纬间换梭产生的"缝隙"像刀刻过的一样而得名。宋代庄绰《鸡肋篇》写道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 0评论 2023-11-14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重要位置。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学
教育部网站 0评论 2023-11-07
内容摘要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独有的品种。其印制技艺主要是用柳枝烧成的炭条勾出大致轮
装饰杂志 0评论 2023-11-03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自古以来,无论是贵族仕女,还是闺秀村女,都爱用花装饰自身,梳妆打
国家地理中文网 0评论 2023-11-01
历经千年的「刺绣」,作为独特的民间手艺,至今依旧以无可比拟的魅力历久弥新,用不断演进的丰厚传承,给予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10-13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金线飞舞之间,绢布上所绣之花,就连鸟儿都被骗下了枝头。一句唐诗,
海边的西塞罗 0评论 2023-10-1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