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 -利来app官方下载

艺术与设计

2018-02-02 16:30:23

摘    要:文章通过对“非遗”与文化的相关性论述,得出“非遗 ”的概念,体现“非遗”元素与相关文化的共通性与结合创造性。通过论述提炼“非遗”元素的三个方面,举例说明现今运用“非遗”元素的成功产品,并总结了其中的提炼原则,同时提出了“非遗”元素在当今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去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遗”元素;文化;提炼;产品;继承;发展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24.1;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7)10-0095-03

 
一、“非遗”元素中的情怀

(一)“非遗 ”

2016年6月11日为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近几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保护成果更是受到许多行业的高度关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已不再仅仅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责,非遗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保护成果也正在被全社会共享。
“非遗 教育”“非遗 设计”“非遗 旅游”“非遗 影视”……如果说“互联网 ”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那么不断扩展的“非遗 ”相关行业领域则迅速催生新的创意,迸发新的活力,融入社会生活,提升产业效益,使非遗保护成果越来越为全社会共享,也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

(二)情怀

节者,截也。它专截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以这些日子为旗帜,来创造属于各个民族、各个领域灿烂而又热烈的生活仪式与传统工艺,而这些则是如今我们逐渐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情怀作为一种抽象的认知,总是时刻萦绕在年节的身边。常常能从周围人嘴中听到情怀二字,也许鲁迅先生的话能更好的界定情怀——“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而将此种情怀赋予“非遗”,则更能感受到情怀二字的厚重,因此“非遗”元素具有浓厚的情怀色彩。

(三)“非遗”与相关文化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38项,居世界第一,这与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以及年节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非遗”元素与其文化有着共同的特性——即都是传统元素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元素大部分是以特定文化为载体来传播、发扬与继承的,及至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特殊文化形式。文化表现作为“非遗”元素的载体与表达方式,更能突出“非遗”元素在传承过程中所保留下的形态与特性。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载体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正是由于其文化,才创造出了我国38项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文化形式的不断发展而传承至今,并被世界所认可。

二、“非遗”元素的提炼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大而杂的集成,并不是所有的元素都可以运用于现在,因此“非遗 设计”的运用需要进行元素提炼后才可以进行加工与再设计。“非遗”元素有多种形式,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保护与发扬有一定的困难。人们的认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在变化,所以“非遗”元素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守住“非遗”元素最具特色的一面,要进行元素的研究与提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元素与阐发结构,考虑哪些元素可以进行转化与升华,将提炼所得融入到现代语言环境中。

(一)提炼其“图案”

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案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越来越多的手工艺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仅是因为图案的精美、制作的精良,更是因为“非遗”元素中的图形所带来的情怀效应。
图案作为“非遗”元素中重要的抽象提炼点,更像是一种视觉符号,不仅仅在我国广受喜爱,甚至在国外也刮起了一股“民族风”。例如爱马仕的橱窗设计(图1)与丝巾图案(图2),就来自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由台湾艺术家吴耿祯亲自操刀设计。

 

 

(二)提炼其“造型”

除了作为重点的图案,我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也能直观的表达出非遗元素的特色。我们生活在现代这个时间链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物,无暇旁顾其他,而容易把过去时间的沉淀置于脑后。感受“造型”的美,并受作用于深刻的审美意识。一个“造型”、一件作品为千万个公众接受、喜爱,传达出我国历史文化积淀下的厚重造型哲学。
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除了会议内容已经成为各国经济行为准则,还有更具特色的关注点,那就是为各国领导人设宴时所用到的餐具,造型奇特又富有美感的传统中式餐具令各国领导人大开眼界,也更深刻的了解到我国古典造型的设计美及色彩美。例如g20峰会的前菜碟——高足碟(图3),就采用了西湖孔桥的设计造型,呈现在手工制做的骨瓷摆件之上,不仅契合g20峰会的会标图案,瓷器对应会标中的英文china,也寓意着中国的发展将为g20成员搭建互利共赢之桥。

 

 
汤盅是根据海上丝绸之路的宝船造型来进行设计制作的(图4)。

 

 
汤盅盖上的提揪则是简约的桥孔造型。餐具上的画面笔触细腻均匀,完美展现了西湖烟波浩渺的精致美景。

(三)提炼其“技法”

众所周知,蜀绣、湘绣、苏绣、粤绣是我国四大名绣。而这些已经成为生产性的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大名绣有着其自己的传承方法与创新设计。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少数民族中也有着独特的刺绣技法——疆绣(新疆哈密绣)。(图5)

 

 
“中国风”一词近年来热度不减,然而真正做到中国风的设计师却仅为少数。因为时代的脚步永远是在向前走,中国风的设计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并为之消费。将疆绣提出并加以运用的第一人是我国新生代独立服装设计师——韩雯。她创作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品牌——密扇,为疆绣的生产及普及建立了良好的渠道。并通过参加《我的新衣》设计类节目,与著名主持人吴昕合作将疆绣广而告之,完美地呈现给大众,同时也呼吁保护传承新疆哈密绣这一技法。
严格意义上来说,新疆哈密绣是个融合产物,是传统维吾尔族刺绣与京绣、苏绣联姻诞生的独特技法,粗犷写意,又自成一体。不过近些年来因为工业化的冲击,再加上缺乏专业技术的指导和与时俱进的设计,哈密疆秀已濒临失传。

(四)提炼的原则

提炼元素是一项复杂而美好的工作,虽然对元素的把握要精之又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则是繁多而特别,不同的图案、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技法有着本身的时代美感。因此在提炼元素时要仔细了解元素的编组结构,达到最大化的提炼有用元素,从而对“非遗”元素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分析构成与阐述结构的基础上,以当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的图案、造型、技法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提炼、转化和应用,使其富有现代文化思潮的特色;或者把传统图案、造型以及技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出民族个性。
“非遗”元素在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漫长洗涤之后,仍能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生命活力与活态传承,影响着“非遗 ”的既定概念。

三、“非遗”元素在产品中的应用

在仪式感越发重要的现在,创新意义的产品在一些文化仪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诸如年画、春联等等一系列传统的产品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产品,相应的会选择让自己本身看起来文化色彩更加浓厚的物品,例如过年时新作的指甲——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色彩与纹样;不停更换的手机壳——也体现着不一样的民俗气氛。

(一)“非遗”元素的继承

“提起‘非遗’传承,不少人脑海中会浮想到这样的画面:白发苍苍的老人独守一门技艺,整日为‘绝活儿’后继无人而烦忧……”这句描述的话语虽有偏颇,但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部分“非遗”项目继承与发展的窘迫境况。许多“非遗”技艺都是一匠一心、一针一线的慢工细活,从非遗向设计转化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是丢失精髓。因此在继承“非遗”元素的时候应当恪守原则——即“取其‘雅俗共赏’,去其‘晦涩难懂’”。继承已经提炼升华的可以融入现代语言环境中的“非遗”元素,而非一股脑全盘投入接受,这样反而不能够精确突出“非遗”元素的特性。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非遗”很受欢迎,大家也乐于为有关于“非遗”类的各类设计产品买单,但正是由于消费者的跟风消费,使得“非遗”设计产品市场良莠不齐。各类打着“非遗 ”名号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
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创意产品,即“文创”产品就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与“非遗”元素紧密相关的文化产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文化创意的核心就是创造力,创意是产生新生事物的核心,而对“非遗”元素的提炼与再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意。因为它被大众所接受的速度快、体现的涵义深。拥有“非遗”元素的产品不再是过时、老土,反而被大家称之为“潮”“酷”,这就说明我们接受“非遗 ”的脚步在变快,接受能力与审美情趣也在日益提高。
就“非遗”元素的继承而言,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其演变过程是将提炼出的元素附属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产品中,但是由于产品本身已具有自己的特点,很可能在应用“非遗”元素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其特色。因此,在继承“非遗”元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去让“非遗”元素去就已有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质等,更应该是已有的产品去就“非遗”元素的图案、造型和技法,让“非遗 ”的概念更加情趣化、实用化,让大众在使用时感悟到一定的传承及教育意义。“非遗”
元素的继承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继承,另一类是企业继承。个人继承可以家庭内部教授,或者师徒教授。例如民间手工艺品,非遗的特点是传承性高、非机械性可完成度高、手头完成性强、流通性高、年节购买力度大,且本身具备年节情怀。人们乐于购买及口口相传。企业继承就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量创新文化创意产品,在符合现代审美与情趣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推陈出新,保持“非遗”元素应用的生命活力。

(二)“非遗”元素的发展

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非遗”项目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静态发展转变成了与活态传承相结合的新的高度,是传统图案、造型和技法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为一体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但是,现代化发展的脚步使人们不能良好的适应或沉浸在传统的氛围中,而是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一种折衷的具象的心理需求,使创新与发展相结合。而二者的结合要根据一定的发展原则进行创新——即有保护性地从其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发展创新。
首先,年节产品不固化,不拘泥于线下销售的模式,也可以发展线上展示的产业线。其次,健全的发展机制才是保障“非遗 ”不断向前的根本。如今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创新,为“非遗”元素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保障,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使得年节产品种类繁多,“非遗”元素的发展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壮大条件。自2016年起,文创产业的ip热潮一年比一年来的迅猛,甚至苹果公司都在赶“非遗”元素文创产业的潮流,推出一系列“新年制造”的线上利来app官方下载的产品展示。由此可见“非遗”元素在年节产品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国外,来迎合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年节情怀的心理。

(三)“非遗”元素与产品的关系

“非遗”元素的继承和发展与产品密不可分,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突出“非遗”元素的内涵与美感,而“非遗”元素又能为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新的源泉,从而刺激文化创意产业的完善与进步,让更多带有“非遗 ”的文创设计面向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让“非遗 ”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购买和收藏。■(范高越   天津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汉族“年文化”祈福产品创意设计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060009

 

 

 

参考文献:

[1]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方式”[j].美术观察,2009(7):47.

[2]张启亮,马牧群.从红点设计大奖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3(02):2425.

[3]赵士得,汪远旺.文化生态视角下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3(6):4952.

[4]张峻.兔爷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1):9597.

[5]黄楚峰.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6]刘玉琪,殷晓晨.探究中国文化元素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两岸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为例[j].设计,2016(9):116117.

[7]吕中意,杨波.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5(20):14.

[8]许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许氏陶艺制作技艺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0条评论

摘要:宁波棠岙纸制作技艺这一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章结合设计学、社
邢加满,马祥喜,曾雯雯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毛麻绣的视觉语言特征,从情感、文化、审美三个方面来明确不同受众的心理认知,结合系统
韩丹,邱春婷 0评论 2023-11-21
摘要:文章利用系统地图与核心用户的旅程图,分析社区环境下闲置玩具共享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对其需求进行归
贾倩文 0评论 2023-11-2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结合,其历史逻辑萌芽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在
邢国忠 屈靓雅 0评论 2023-11-17
徐艺乙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民俗学家、翻译家【摘要】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传统工艺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发展,到了
徐艺乙 0评论 2023-11-17
陈汉民设计思想与教育观研究专题主持人语:陈汉民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设计教育家和设计师,被誉为平面设计领域
陈楠 0评论 2023-11-14
摘要: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由于遗传、疾病以及未及时发现等因素导致的听力障碍儿童数量在急剧攀升
高渤1 ,李毅2 ,董文凯1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研究学龄前儿童居家生活习惯及居家时间安排需求,利用劝导理论指导儿童时间管理互动系统设计研究
张路,潘维,刘建军(通讯作者)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面对当下手机app老年用户持续增加的现状,文章探究老年用户对同一界面中功能按键排版方式的使用
王广文1 ,陈明睿1 ,郝琳1 ,张千宜2 0评论 2023-11-13
摘要:文章为解决办公人群在久坐办公过程中易出现亚健康的问题,设计既能满足办公需求又能维护健康的办公家
祝小林 0评论 2023-11-13
摘要:家具产品的不断迭代加速了人们的更换频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文章对家具产品进行
赵鹏飞,彭心超 0评论 2023-11-13
摘要:设计在商业领域对创新方面所起到的重要性得到共识,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始把“意义创新”作为设计创新的
杨彭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人体与时装关系的调整最终要达到时装造型最佳视觉装饰效果和人体最佳舒适度的平衡。文章
黄永利 0评论 2023-11-13
摘要:闽东北金漆画将我国民间手工艺与传统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从高超精湛的工艺技法与虚实写意的艺术表征
缪远1 ,徐铮宇1 ,陈舒洁1 ,刘高栋2,李淑娜1 0评论 2023-11-13
摘  要: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中提出了纪念碑性的概念,认为纪念碑性使
李秉融,卜莉莉 0评论 2023-11-1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