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老年人需求特点的分析,探讨老年人对公共娱乐产品的需求重点;结合产品设计理论,对影响公共娱乐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提出了面对低龄、中龄、高龄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社区公共娱乐产品的设计方向及重点,以满足老年人对娱乐产品的娱乐性、互动性及情感性需求,指导社区公共娱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互动性;情感性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7)10-0104-03
引言
老年人退休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空闲时间的增多,对于娱乐的需求变得更为明显。社区公共娱乐产品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研制开发的,供老年人共同消遣、娱乐的物品,是老年人退休后娱乐活动的主要物质载体。目前,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公共娱乐产品少之又少。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重,公共娱乐产品紧缺的现象日益突出。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模式的主要空间载体,将成为老年人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加强社区公共娱乐产品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对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
一、老年阶段的需求特点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向高分为了五个等级,他认为人的需求具有从低到高的发展规律。我国学者张耀庭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需求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人的需求呈循环状态,即从出生到老年阶段需求处于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而退休后直至死亡,其需求属于“下降态势”(图1)。究其原因,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相对富足,具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参与社会行为与实现价值意义的精神文化追求变得更加明显。因此,老年阶段的需求呈现了由高到低的发展特点,更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即图中第二阶段。
二、老年人对公共娱乐产品的需求重点
我国社区专门为老年人建设的基础设施很少,与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极不相称。2010年,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路径,图2中所示产品成为了社区内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公共设施,但其并非针对老年人的特征而设计,也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求。
(一)基于生理的娱乐性需求
依据我国国情,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逐渐退出了社会工作岗位,回归家庭,生活变得清闲且单一。物质生活的富足及精神生活的匮乏,导致老年人对于娱乐的需求更为迫切,老年人乐此不彼地广场舞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而老年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着退行性变化。首先,老年人的感觉机能退化;其次,神经运动机能变缓,行动及各种运动功能下降;第三,骨骼老化,易于骨折。日本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设计了一款的“慢速棒球”,通过材料改变及表面纹理的设计降低了棒球重量及打击速度,在体能允许的情况下满足了老年人对娱乐的需求。因此,娱乐产品的设计应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确定合适的娱乐形式。
(二)基于社交的互动性需求
老年人从社会岗位退出后,接触的人群逐渐减少,但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交愿望。在社区内的人际交往是老年人获得信息、促进感情交流、增进友谊、丰富晚年生活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促进社会共融,构建和谐社会。目前社区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的依靠公共区域和设施实现与他人的交流。社区公共娱乐产品为老年人的交往搭建了平台,而产品良好的互动是实现沟通、交往的主要途径。通过公共娱乐产品互动性设计,可实现人与产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如图3所示,社区公共休闲交互椅,其特点是不仅为老年人之间交流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同时通过椅子的变化也可实现老人与孩子的亲子交流,良好的社交体验能够增加老年人的活力,调整情绪,使老年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体现社会存在感。
(三)基于亲情的情感性需求
传统的家庭养老,子女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能够享受天伦之乐,无时无刻都能享受到来自子女的亲情。而随着“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亲情似乎成了一种奢望,老年人与子女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很多家庭仅靠电话来维持,老年人变得孤独、寂寞,更加渴望亲情。情感关怀作为晚年生活中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是支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精神食粮,也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德国设计师拉姆斯曾经说过“人造物都对心灵或情绪发出信号。这些信号不论强或弱,想要或者不想要,明确的或者隐蔽的,都创造了情感”。因此,通过赋予公共娱乐产品一定的“情感肌肤”,来引发老年人积极的情绪变化,从而弥补或弱化亲情的缺失而造成的消极情绪,帮助老年人排除寂寞,使其心情舒畅,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基于需求导向的公共娱乐产品设计
(一)公共娱乐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需求是进行一切设计活动的起点,因此,社区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的设计应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对娱乐产品的需求有其特殊性,其特殊的需求又决定了公共娱乐产品设计要素的不同,年龄、娱乐方式、互动形式是影响社区公共娱乐产品设计的三大主要要素,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年龄决定了娱乐方式,不同的娱乐方式又影响着互动形式。(图4)
1. 年龄要素
年龄是公共娱乐产品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也是确定其它设计要素的基础。在我国,60周岁以上的公民被定义为老年人,但老年人并非一个同质群体,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的身体特征,如65岁和75岁的老年人身高分别下降1.5cm和3.5cm。世界卫生组织按照年龄,将老年人分为低龄老年人、中龄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具有更为相似的身体特征、行为能力及心理特点,设计中应依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质进行设计。
2. 娱乐方式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娱乐”定义为“使人快乐,消遣;快乐有趣的活动”,探其本质是是为了满足安全、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选择娱乐活动的类别和其他年龄群体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娱乐方式主要有消遣类、健身类、益智类,不同娱乐方式带给老年人的发展体验感和满足感有所不同,层次越高的娱乐方式越能唤起老年人积极的情绪体验。(图5)
3. 互动形式
互动是指产品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针对老年人需求,社区公共娱乐产品的互动性应更多的集中在人与人的互动,即人际互动,通过老年人的言语、文字、动作,甚至是眼神、碰触等产生的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外在或内在的交互,满足老年人社交及情感需求。老年人的互动形式主要涉及互动体验、互动人数及互动对象。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互动体验可借助感官互动、行为互动和情感互动实现;互动人数可以是两人甚至更多人;互动对象为同龄人或非同龄人,不同年龄段的互动形式会有所不同。
(二)公共娱乐产品设计
1. 低龄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设计
由于我国老龄化人群呈现低龄化特征,因此社区中低龄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低龄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虽然已经出现退行性变化,但相对年轻,心态也比较积极,对娱乐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是社区娱乐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公共娱乐产品的主要使用者。
基于低龄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面对低龄老年人的公共娱乐产品以健身类、益智类的娱乐方式为主,这两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低龄老年人较高的心理需求,如自我实现、尊重等;互动体验采取感官互动和行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产品的形、色、质等实现感官的互动,通过共同参与实现行为的互动,从而提升整体体验效果;互动对象既可是同龄人也可是非同龄人,如儿童。
如图6所示,基于儿童与老人互动的社区公共娱乐产品设计,互动对象为老人与孩子,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老年人退休后往往会成为儿童看护的主导者,这也是低龄老年人业余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老人与儿童互相配合,实现老人与儿童共同娱乐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老年人沟通、控制的需求。
2. 中龄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设计
中龄老年人是指70~79之间的老年人,70岁以后身体各项机能指标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但70~79岁这10年的保健是至关重要的。依据中龄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公共娱乐产品应更注重安全、选择更加平缓的娱乐方式,避免刺激老年人的心脏等,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此,以益智类公共娱乐产品为主,互动对象可以是中低龄老年人,也可以是同龄人。益智类公共娱乐产品主要以脑力为主,一方面可预防老年人的思维退化,另一方面通过互动可增加交流及生活的乐趣。
如图7所示,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益智类娱乐产品——组合平衡球,该产品类似走迷宫的游戏,通过两人或多人的合作实现共同娱乐。其特点是产品的造型具有可塑性,老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计组合,如图7a所示不同的造型方案;借助拼插结构构建造型主体,如图7b所示;然后再让平衡球在盒体内滚动实现娱乐的目的。该产品将手脑结合在一起,既具趣味性又有益智功效。
3. 高龄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设计
高龄化是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面临的又一个严峻问题,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1.4%。高龄老人的身体衰老体征比其它年龄段的老人更加明显,各种慢性疾病逐渐增多,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甚至失去自理能力。高龄老年人对于自我实现等的高层次需求由于生理原因变得弱化,因此面对高龄老年人的公共娱乐产品应以消遣类为主,通过简便的操作实现身心的放松。由于高龄老年人出行不便,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求,可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网络娱乐系统,使老年人不需要走出家门就可实现与同龄人的互动交流与玩耍。网络娱乐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网络平台的搭建,二是网络终端操作产品,网络终端操作产品应注重易用性,老年人无须过多的学习便能操作,实现与社区内其他老人的交流与娱乐。
四、结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将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构成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及情感关怀。缺乏适合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公共娱乐产品是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娱乐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年龄为基础,结合娱乐方式及互动形式,研究社区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设计,形成面对低龄、中龄、高龄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社区公共娱乐产品的设计思路,为老年人公共娱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指导。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朱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杨爱慧 天津工业大学)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cb13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kj1707
参考文献:
[1] 江小浦,肖毓.老龄化背景下城镇老年群体娱乐系统研究[j].包装工程,2017(02):213216.
[2] 张耀庭.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老年人心理保健新探[j].理论观察,2013(09):2324.
[3] 陆泉.老年歧视在老龄产品设计中的多维解构[j].包装工程,2017(02):101104.
[4] 陆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0(04):116118.
[5] 李细香,冯佩滢.社区低龄老年人需求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论刊,2017(01):3032.
[6] [8] 刘斐然.为老人而设计[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6064.
[7] 易艳丽.户外健身娱乐设施的互动性设计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35.
[9] 窦金花,郑艳玲.面向空巢老年人的产品愉悦感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3(10):3437.
[10] 陆泉.应对老年人弱势特征的家电需求分析[j].包装工程,2015(06):8184 96.
[11] 柳沙. 设计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33.
[12] [13] 李莫訑,李萌垚,张梦雅,等.北京市老年人娱乐方式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4):675677.
[14] 吴诗蔚.城市社区老年人集体娱乐设施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10.
[15] 咸晓艳.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