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上,隋代处于过渡阶段,承上启下。这一时期敦煌石窟艺术风格受中原影响,呈现出一派新的风貌。石窟装饰图案在纹样风格、内容形式上也都发生变化。在图案色彩方面,隋代赋彩丰富而绚烂、精致而秀美,形成了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史上独具魅力的辉煌时段。文章试从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入手,分析对比这一时期藻井图案的色彩配置差异,探究其发展及演变规律,对传承和更好地借鉴传统色彩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敦煌;隋代;藻井;色彩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8)03-0120-03
引言
公元581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近三百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随着天下大一统,隋王朝扶植佛教,广建佛寺,大造经像(《辩正论》卷三《十代奉佛篇》上《大正藏》卷52)。在隋代统治的短短37年间,开窟一百多个。隋代敦煌装饰图案在沿袭北朝图案的基础上,又大量吸收中原风格纹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敦煌石窟隋代藻井图案集当时图案之大成,极具代表性。在图案造型上种类繁多,内容题材丰富,绘制精细,色彩绚烂。各类图案不依样仿制,画工善用巧思,使这一时期装饰图案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
《敦煌石窟全集——图案卷(上)》中将隋代石窟藻井图案按其样式分为四类:斗四套叠方井藻井、飞天莲花纹藻井、缠枝莲花纹藻井、多瓣大莲花纹藻井。前代研究文献对藻井样式及纹样研究较多,而对于色彩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从色彩的角度对隋代敦煌图案进行分析,以藻井这一类别的图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的赋色规律,按色彩倾向和主色调将其分类对比,探究敦煌隋代藻井图案色彩的独特之处。
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色彩分析,依据隋代石窟不同藻井突出表现主体色的不同和色调的差异,敦煌莫高窟色彩表现主要以蓝、绿、土红为主,而藻井的色彩配比中蓝、绿、土红所占比例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现将其分为红绿色调、绿色调、红蓝色调、红色调、红绿蓝色调五大类。
一、红绿色调
红绿色调的划分以藻井图案的主色调所占比例和视觉感受为依据,藻井呈现以红和绿为主导的视觉效果,此类藻井以莫高窟301窟(图1)、299窟(图2)、394窟(图3)为代表。301窟和299窟都为北周末隋初所建,其色彩构成和造型构成很相似,为斗四套叠方井藻井,延续北朝时期风格。其色彩结构从井心向外依次为:井心淡绿色底绘白色圆轮形大莲花,内层方形边饰土红为底绘绿色和赭石交错排列交织忍冬纹,外四角绘绿色底白色圆轮形四分之一莲花角花,二层套叠土红为底的绿色、赭石缠枝忍冬纹,外层四角绘绿色底白色圆轮形四分之一莲花角花,至此,再外层301窟为方形土红底绿色和赭石交错忍冬纹,外围为重层瓣片和三角垂铃,衬以黑色帷幔。299窟为蓝、土红、绿、褐色成组的千佛排列一周,外围单层瓣片和三角装饰,衬以黑色帷幔。此二方藻井均为从井心向外由土红、石绿、白色有序规律排列,点缀褐色增强色度对比,形成节奏感,外围千佛和瓣片的四色规律组合排列律动而和谐,白色和绿色交替三角装饰使褐色帷幔的透气而统一,由于绿色和白色所占比例较大,使整个藻井呈现出冷色调。299窟中蓝色丰富了色彩层次,但至于整个藻井中又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394窟色彩分布与301窟和299窟色彩规律不同,394窟藻井图案以连珠纹装饰作为界限,连珠纹以内是以土红为主的暖色调,连珠纹以外是以蓝色和绿色为主导的冷色调,而藻井之所以统一,是由于在井心莲花以蓝色装饰,四角有绿色四分之一莲花,而连珠纹外围以蓝色、褐色、绿色、红色为一组的方格纹作为过渡,是藻井统一在一个整体中,有土红和蓝绿色调的分别主导,在二者中有相互穿插,使之成为整体。井心的白色和白色的连珠纹形成呼应,从井心至帷幔的褐色也起到统一画面和增强明暗对比的作用。
二、绿色调
绿色调藻井是隋代石窟中出现较多的色调,以420窟、401窟、379窟、389窟、311窟、397窟、390窟具有代表性,其赋色特点为以绿色调为主色调,所占比例最大,次之为蓝色调,使藻井整体呈冷色调。土红色在藻井中起点睛作用,所占比例不大,却使藻井色彩活泼,对藻井整体的色彩构成起重要作用。而以上选取的代表性石窟藻井图案又以397窟(图4)、311窟(图5)、390窟(图6)特点最为突出,不论是从图案构成、藻井结构和色彩构成,都是隋代藻井中极具代表性的。
绿色调以397窟、311窟、390窟做具体分析,从色彩分布看,由内到外依次为:井心绿底中间绘重层大莲花,赭石和蓝色交错,莲花一周是缠枝莲花串成大花环,蓝色、土红色和赭石忍冬纹和赭石忍冬和赭石莲花由赭石枝蔓串联,井心外层是红底边框上绘忍冬或小花或连珠纹,再外层是蓝底赭石连珠纹(390没有连珠纹),再外层是重层瓣片或单层瓣片,最外层以赭石为底绘蓝绿交错三角垂幔统一藻井,(397窟、390窟垂幔外围有边饰)。此三方藻井赋色较为相似,红、绿、蓝色较为均衡分布,但因井心为绿底,垂幔以蓝绿色交错而使整个藻井呈现冷色调绿色调的视觉效果。其赋色特色为:1、井心大莲花外围一周的缠枝忍冬莲花纹色彩呈均衡交错分布,在绿色底色上,蓝色、土红色、赭石色的莲花和忍冬纹由赭石缠枝呈“s”形串联,三种颜色的交错分布有序而活泼,律动而又统一,置于整个藻井中也是点睛之笔,“s”形形成的动势是静态的藻井更显趣味性,增添节奏感。2、缠枝外围土红底边饰:以土红色边框和内缠枝形成规则与不规则的对比,也使缠枝得以收住,较为鲜艳的土红色提升整个藻井的色彩饱和度和色相对比,这种高对比使藻井具有活力,而红色底色上有以线形忍冬或小花装饰,调和土红色的单一,丰富色彩层次,体现对比与统一的形式美法则。3、瓣片的成组排列,以311窟为例,瓣片以红、绿、赭石、蓝四个为一组环绕排列一周,这样的排列使色彩有序穿插,形成规律感,颜色丰富而不杂乱,也很好地起到了从红色边框到蓝绿交错的垂幔的过渡作用。4、白线或赭石线勾勒的花纹,在藻井中能明显地看到组织纹样中出现多处白线或赭石线勾勒的纹样:红底上的小花、瓣片上的点状或圆形状装饰、帷幔三角装饰上的线形忍冬纹。又以帷幔上的忍冬纹最为精致,这样的线装饰使帷幔更加灵活而不呆板,使单一色彩更为透气,也起到统一画面的作用。
三、红蓝色调
红色和蓝色在色相上是对比色,视觉上呈现活泼明快的视觉效果。在敦煌石窟藻井中以407窟、305窟、380窟、406窟具有这样的色彩配置特点,笔者归纳的红蓝色调是藻井中色彩以土红和蓝色为主色调且此二色所占比例基本均衡的藻井图案。在红蓝色调藻井中具有以下特点:1、以土红和蓝色为主色调,浅白色为底色,极少或没有绿色,使用蓝色、土红的深浅层次和白色、赭石等颜色赋色。2、以白为底,土红和蓝色色彩饱和度高,使藻井明快鲜艳。3、土红和蓝色由内而外层层排列,以305窟为例,中间为白色莲花,蓝色为底,外围白底土红四方叠涩边饰,重层瓣片,蓝色、白色交错三角装饰、赭石帷幔。
以305窟(图7)藻井图案做具体分析,305窟藻井色彩层次很好的表现了敦煌藻井图案赋色的巧妙。1、从井心至帷幔,均衡穿插赭石统一画面,增强色彩对比,也使得画面色彩稳定,具体表现在土红为底的边框装饰上绘白、赭石忍冬纹,降低了土红色的饱和度,瓣片的四色组合,帷幔的底色。形成层次感、统一画面。2、瓣片的巧妙色彩组合,此藻井为重层瓣片,而瓣片色彩组合有所区别,内层以蓝、白、浅橘红、赭石组合,这一组合中没有出现常见的土红色,很好地将瓣片和内侧土红边饰做区分。而二层瓣片又以土红、赭石组合,与中间的土红有了呼应。在整个画面中,土红也尤其自身的节奏与韵律。这样的瓣片组合也在其他藻井中可见,如420窟。
四、红色调
在隋代藻井中红蓝色调出现较多,而笔者将土红和蓝色比例均衡的藻井图案归为红蓝色调,将红蓝色调中以红色调为主导、且蓝色或绿色出现较少或者没有出现的藻井图案归为红色调。此类藻井以314窟、405窟、313窟为代表。
红色调藻井较其他藻井用色少,大致为土红、蓝、白、赭石四色,因有彩色系颜色蓝色和土红对比,土红颜色所占比例较大,形成热烈的视觉感受,呈暖色调。蓝色与土红呈对比色,也呈冷暖对比和色相对比,视觉效果饱满华丽,让人觉得欢乐活跃。容易让人兴奋激动,具有视觉张力。以314窟(图8)藻井图案做具体分析,其色彩配置具有以下特征:1、土红与蓝色相对均衡地出现在藻井的各个组织部位。井心双层莲瓣莲花内层为蓝色,外层土红色,缠枝忍冬莲花化成童子摩泥宝珠环绕,蓝色与土红穿插而均衡,至外围边框装饰和帷幔亦是土红与蓝色交替赋色。2、过渡色的出现,使图案层次更加丰富。在连珠纹外围四色一组的边框中出现浅蓝色,这种浅蓝色同样出现在帷幔,浅蓝色在画面中起到丰富画面层次的作用,也避免了色彩的单一。在土红、蓝色、赭石、浅蓝四色一组的边框装饰中,浅蓝色起到很好的调和作用,避免蓝色和土红的频繁出现,而在帷幔中浅蓝色的出现有其必要性,因为帷幔底色为红色系,且三角装饰内侧边框也为土红,若三角装饰中的浅蓝换作其他非藻井中出现的颜色,则此颜色难以融入藻井整个色彩体系中,而单一使用蓝色显得单调,所以浅蓝色既丰富了帷幔层次,也避免了上述问题。3、从井心至帷幔均可见白色细线装饰图案。既起到丰富画面作用,也调和了色彩的单一,细线内略做赋色使单一勾线有一定厚度,在隋代藻井中细线勾勒是很常见的手法。
五、红绿蓝色调
红蓝绿色调指的是在藻井中土红、蓝色、绿色中、所占比例较为均衡,赋色上没有表现出大的比例差异。此类藻井在隋代藻井图案中出现较少,以398窟(图9)、403窟(图10)为例。在398和403窟藻井中,土红、蓝、绿大致由井心至帷幔交替出现,而形成赋色比例上相等的均衡感。
小结
隋代石窟藻井图案在敦煌石窟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着重体现在色彩的富丽精致、配置巧妙之中。每方藻井都有自身特有的色彩调性,以土红、蓝、绿的不同比例组合形成色调的差异和丰富,以白色细线或赭石细线勾勒的花纹统一画面、丰富画面,更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体现,同一色彩由井心至帷幔反复有节奏的出现使藻井色彩形成韵律感。探究敦煌图案的色彩规律并将其运用于现代创作,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丰富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创新思路。■(刘敏,高阳<通讯作者> 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二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平凡社,1984.10: 171-185
[2]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全集13图案卷(上)[m] .第一版.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1: 153-180
[3]关友惠,敦煌莫高窟隋代图案初探[j].敦煌研究,1988(03):26-40.
[4]欧阳琳,敦煌图案解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10:66-72.
[5]关友惠,敦煌莫高窟早期图案纹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2):101-107
[6]孙晓丽.敦煌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类型分析[j]. 装饰. 2002(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