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三元里抗英为历史背景、以国家级非遗岭南醒狮为核心元素的作品,在2018年12月刚刚斩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更难得的是,该剧甫一问世就受到年轻观众的热烈追捧,甚至“未演先热”,首次公演时,门票迅速被抢购一空;今年春节期间,广州的不少商铺甚至都不再用生肖形象来装点店面,转而摆上了醒狮,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部作品还被打造成大ip,同名纪录片口碑不错,文创产品销售火爆,同名漫画入围被誉为“动漫界奥斯卡”的金龙奖,获得了最佳动漫品牌奖——这也在文艺界开了先河。
众所周知,舞剧由于表演性大于其叙事性,比起戏曲、话剧、音乐剧等艺术门类而言,欣赏门槛更高,大众关注度相对较低。从各大剧院的上座率来看,舞剧的市场空间也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醒·狮》的走红,令人惊喜地看到舞剧未来的更多可能性。其成功经验,应当能给民族舞剧的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在笔者看来,《醒·狮》的成功,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题材选择上,充分考虑观众情感和市场需求。
《醒·狮》融入了功夫与民俗这类大众喜闻乐见的创作元素。醒狮也叫南狮,是一种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不仅在岭南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在全国范围内也广为人知。上世纪90年代一部特别有名的香港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就是以此为主题。
舞剧将南拳马步以及南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汇入舞蹈语言,颠覆了舞剧通常偏于柔美的艺术气质,充满力量感的阳刚之美,令观众大呼过瘾,称其为“最燃舞剧”。
此外,《醒·狮》的故事能够唤起最普遍的民族情感。醒狮之“醒”,原是指醒目、威风,而在作品中又被赋予了觉醒、自强之意,“狮”则早已成为关于中华民族的著名隐喻。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状态,观众看到了民族经历过的苦难岁月,也看到了雄狮是如何觉醒。100多年前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而始于40年前的改革开放,广东同样是前沿阵地。两段历史,不约而同地反映了南粤儿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国社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今天再来回顾这段历史,很容易激发民族自豪感,引起更广泛的共鸣。
二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
《醒·狮》中融入了大量广东文化元素,醒狮、南拳、木鱼说唱、粤曲、早茶、鸡公榄等等,岭南味儿十足。更关键的是,这些元素不是作为文化符号,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而是通过精心的艺术提炼完成了创造性转化。
比如,舞狮套路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十分适合用舞剧的形式去表现。但正是由于醒狮本身就是一种舞蹈,让编舞成为最大的难点——既要让人能看出舞狮的动作特征,又不能沦为简单的动作模仿。全剧的舞蹈语言“取其神,塑其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剧最为大胆创新之处,是借用了不少影视表现手法,力求以更具时代感的视听审美艺术来突破传统、打破常规。
大多数舞剧的故事都比较简单,这是由舞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本体特征决定的。没有台词,只用肢体讲故事是很难的,故事过于复杂,很容易让人看不懂。而《醒·狮》快节奏、高密度的剧情容量,犹如观看“现场版”的电影,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
在茶楼一场戏中,编导设计了一段从广东饮茶礼仪中提炼出来的“扣指舞”,茶桌翻转了90度,桌面正对着台下,演员们倒地表演,仿佛是摄影机的俯拍视角。这种在舞剧中极少出现的视觉特效,令人眼前一亮。又如,在阿醒与龙少抢夺红绸的打斗过程中,编导在正常节奏之外插入了一段“慢动作”,并通过光影的配合,制造出电影中慢镜头、特写镜头的效果。
音乐上,同样采用了不少电影音乐的创作手法,更注重叙事性与画面感,在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审美风格之时,又兼具国际化的特征。
三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醒·狮》历经5年筹备,3年多的创作,13稿、70多次修改。在创作《醒·狮》之前,为了找到感觉、探索方向,剧组先尝试创作了一部20多分钟的小舞剧《醒》,包揽了第五届岭南舞蹈大赛小舞剧组的所有金奖。然而,《醒·狮》并不是对《醒》的简单扩充。随着主创团队的不断打磨,到最后,除了“醒”这一精神主题,故事、人物、音乐、舞蹈都已经不同了,不啻重新创作。
剧组请来全国武术冠军马小斌担任武术指导,一招一式都按武术的要求来训练;又请来广州市工人醒狮协会会长、南狮传承人赵伟斌,培训舞狮技巧。正式演出之前,全体舞蹈演员进入封闭式排练,连续五个多月,轻伤不下火线,带上护膝和护腰也接着练。
剧中的狮头,均由佛山黎家狮第五代传承人为该剧量身定做,其中的核心道具“白金狮头”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1000多道工序。就连投影上的“醒狮”这两个字,都是当年关山月送给醒狮协会的亲笔题字,经过协会授权使用的。
《醒·狮》对细节重视到如此程度,成功是自然而然的。
灿烂多元、极度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民族舞剧生长的沃土。近年来,各地立足本土文化进行创作,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的民族舞剧项目平均每年就有上百部,数量相当可观。这其中自然不乏精品,然而,也有不少作品仍然存在对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呈现较为粗浅的问题。
比如有些作品中的风俗只是一堆视觉标签和华丽装饰,与情节叙事无内在联系;有的作品音乐带着洋腔洋调,与故事背景不够和谐统一。还有些作品民族标识不够清晰,其所标榜的“民族特色”,乍一看是那么回事,但只要换一身其他民族的服饰、改一下人名地名,看成另一个民族的也未尝不可。这种同质化的尴尬,正是由于创造者只注意到了文化符号的“面子”,忽略了文化内核的“里子”。
对于广州歌剧舞剧院院长、该剧艺术总监史前进来说,《醒·狮》的成功,有一部分在意料之中,另一部分则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部分,来自他们投入的心血;意料之外的部分,在于他们还是低估了文化本身的影响力。
而这恰恰说明,民族舞剧的创作,民族文化是立身之本。只要能把根深深扎进脚下这片土壤,何愁不能收获最丰美的果实呢?
原创:周飞亚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