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英国黑池舞蹈节是全世界最早举办国标舞比赛的舞蹈赛事,历史悠久,至今已成功举办 91 届,它已经成为国标舞的文化坐标。每年 5 月,宁静的黑池小镇都会因国标舞者的到来而凭添了许多浪漫与风情,黑池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到处可见舞者美丽的身影。任凭岁月更迭,沧海桑田,黑池依然故我,仍旧保持着它最纯粹的舞蹈品质。在团体比赛的前几天,由于每个舞者除了团体舞之外还有个人的单项竞技比赛,而且组别不同,大家能凑在一起排练的时间很少,并且在黑池找个教室也非常不容易。所以舞者们每天早上跑去黑池海边排练,每一对舞者都穿着北京舞蹈学院黑色的系服,酷酷的,整齐划一。海边的风非常大,不时的还会下起小雨,经过他们身边的外国友人看到这一场景高声尖叫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在海边练舞,就像台湾云门舞集的舞者一样,感受自然的气息,使舞者更好的发现自己的身体。黑池海边的风雨赋予了舞者灵感,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舞者身体的潜能被极大的激发,表演欲望一触即发。
在这群年轻的舞者中间,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他年龄较长,明显要比其他舞者要成熟许多,他就是临时替补演员也是其他舞者的老师——邹阳。由于有一位舞者的签证出现了问题,不能如期来到黑池赛场,邹阳老师临危受命,作为替补演员加入到全组的排练中来。大家一开始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压力面前,邹阳老师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令人惊叹。所有的舞者在最后的表演中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皇后舞厅中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即是证明,每一名舞者都在黑池这个舞台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名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对每个人而言独一无二的。
《活着》这部作品源于战争对人类造成的创伤,在这战争的阴影下,人们如何选择“活着”。舞蹈一开始,所有人在一片死气沉沉的废墟做着垂死的挣扎,慢慢地相互聚拢,共同寻找求生的出路,大家相互支撑,互相鼓励,簇拥着,攀爬着,蜷缩着紧张的身体,退缩到一个很小的角落,寻找逃脱的时机,躲避追捕,一路的翻山越岭,极度恐慌,依次前进,他们依次阶梯似的穿过断崖,在乱石横飞的环境下,时而簇拥,时而分散,他们的身体以前倾的姿态阶梯似递进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时而缓慢,时而急促,在命悬一线的时候相互鼓励,超越死亡。接下来,他们以背靠背的姿势寻找逃生的可能性,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抗争,男女之间相互拉扯,互相鼓励求生,有人倒下,幻想着自己已经逃离了出来,其中的一个人掉队了,大家拼命去救,一个都不能少,把她唤醒,大家已经体力不支,用仅存的余力相互取暖。远处的汽笛声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帆扬起了,大家都上船了,一同到达了胜利的彼岸。在 《活着》里,编导已经将过分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化掉,试图找到与人物内心情感活动相关联的动作去表现特定的情境与特定情境下的人物。
台湾著名文化学者龙应台说过,文学和艺术就是为了“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活着》就正在诠释着舞蹈的艺术使命,舞者用紧张的身体,跌倒爬起的动作,营造着一群绝望中求生的人们对生的希望与渴求。在舞者的表演过程中,人们几乎忘记了这是程式化、竞技性非常强的国标舞,而只是随着舞者的表演一同进入到那紧张、绝望而又最终出现希望的情境之中,或许这就是舞台艺术表演的魅力,在那一刻,演员和观众都是忘我的,自由徜徉在艺术之境。
曾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的魏纪中先生曾经说道 :“国标舞的发展出现了两种趋势 :一是以英国世界舞蹈理事会(wdc)为主的“黑池派”。英国黑池舞蹈节至今已举办 91 届,他们更注重国标舞中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元素,希望促使它向艺术方向发展 ;一是欧洲大陆将国标舞看做是一种体育舞蹈,把它当作个人体育项目,希望通过竞技的模式将它发展为技术,使它更易于商业化的运作,使体育舞蹈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在中国,国标舞的艺术之旅也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历程。1998 年中国“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将国标舞设置为评奖舞种,2000 年 cctv 电视舞蹈大奖赛也设立了国标舞奖项,2006 年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也将国标舞纳入其中,2012 年第26 届 cbdf 全国锦标赛暨首届艺术表演舞锦标赛在无锡举办,一次次的努力见证着国标舞的成长与蜕变。广州艺术学校的国标舞剧《花样年华》,北京舞蹈学院的国标舞剧《长恨歌》为国标舞剧开启了先河,将国标舞与海派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细数国标舞一次次的尝试与努力,国标舞人一直将舞台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曾经有人质疑国标舞的舞台属性,认为国标舞就是竞技场上的舞蹈,体育馆里的舞蹈,不可否认国标舞是有很强的竞技性,但这并不能抹杀其艺术属性,并且谁又能说体育馆不是舞台呢?它不过是一个四面的舞台,谁又能说只有传统的舞台才是舞台呢,环境舞蹈不是就把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当做了舞台吗?生活即舞台,舞台即生活,在后现代的艺术观念里,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了。时代在变,艺术观念在变,国标舞也在几番沉浮中渐渐露出了它的另一面,这另一面超越竞技,打破成规,向着更高的艺术之维飞升,这种艺术之维并不是人为的赋予,而是它人性的舞蹈属性所决定。
历史在前进,如今国标舞再也不是那个只是在食堂跳跳连个专业的教室都没有的无名小卒了,中国人也早已接受了这个来自西方的舞蹈,不再对它的搂搂抱抱而心生质疑。国标舞在北京舞蹈早已有了自己的专属教室,国标舞专业也在全国的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生根发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竞技到舞台,国标舞也在完成它一次华丽的转身。但也并不是所有登上舞台上的作品都是好作品,不得不承认一些作品整体品格上还是有相当欠缺的,先天文化底蕴的不足,后天人文精神的缺失都是造成一些作品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不去深挖过去,严肃的对待现状,就无法闯出一片未来,未来建立在深刻地了解过去、清醒地看待现在之上,前路漫漫,一线光芒即使再耀眼如果没有后续的能量支撑也无法持久,国标舞人需要放下浮躁的心态,踏踏实实地去挖掘国标舞的本体文化,将一种外来舞蹈跳出中国人自己的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国标舞人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