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漏窗也称花窗,是江南园林庭院中应用最普通、最广泛的设计元素,作为园林建造中的点睛之笔,它们的位置、功能、样式、布局等都能使游人加深美之体验,令人回味无穷。文章试从美学多角度对传统园林漏窗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为当代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漏窗;美学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7)10-0140-03
园林中的漏窗(花窗)作为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寓意内涵,其在造境上匠心独运,技法高妙,而造 景中设计师常遵循设计引导行为的理念,同时,行为也反作用于设计,这体现在人的视觉大部分时间、大部分视域为前面,即正前方,因此对于立面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墙垣正如竖向底板,漏窗以其为载体,墙垣为漏窗提供了舞台以供施展,常常给游人带来美之享受,使其陶醉在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空间环境中。又由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存在,封闭内敛是园林景观中的特色所在,加之受到室内条件的限制,围墙大量运用开窗是必须的,这也给漏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土壤。
一、漏窗的形式美
园林中的漏窗大多为白灰色调,采用天然材料,具有粗犷、自然而不失沉稳的特点。而在比例、尺度等形式美原理方面却颇有讲究。
(一)统一与变化之美
园林意境的深邃是中国大多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因为空间有限,所以空间的营造与经营往往是造园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不同的造景元素打造适应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的空间,匠人们往往不遗余力地运用各种手法打破一览无余的视觉体验,故而步移景异自然成为造园者的造景追求。运用形式多样的漏窗,可以在统一的墙体中寻求变化,灵活多变的形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跳动。
(二)比例与尺度之美
墙体与窗之间的比例,表明了平面不同面积间的度量关系(图1),在偌大的单一空间中,如果没有透视感便无空间层次可言,若完全省去隔断则又失去了各景观间的渗透,园林情趣不知要少去几分,所以虚窗实墙间得当的比例关系,让景观分隔和后期花窗设造顺理成章、由此及彼,隐约但不完全的视觉渗透,使层次感呼之欲出——“擅风光于掩映之际,拦而愈新”。
比例与尺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尺度更多表现了三维立体空间感,得当的运用可以使园林给人造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的强烈反差,所以说尺度把控了园林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皇家园林,江南园林以私家宅园居多,占地面积有限,设造以小见大的空间尺度感必然离不开园林景观元素间巧妙结合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把窗与植物、建筑等要素考究地融合在一起,对墙垣施以图案加工设计,使漏窗富有节奏地附着于作为载体的粉墙、廊亭等之上,使其分隔并限定了游走与观赏的空间,加之嵌有漏窗墙面的转折,因地制宜呈现不规则、不对称的平面布局,又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设计中严格的几何图案式布局,营造出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之意趣,增强了游人行走中对景的深刻感受,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美景。
(三)刚柔对比之美
漏窗多样的形式根据其窗芯元素的不同被分为了硬景和软景。硬景更多的是采用了直线作为窗芯,把整个花窗用硬直线分为若干个棱角分明的形状,挺拔延展(图2);而软景是窗芯内部采用具有弧度的线条(图3),使之呈现弯曲的形状且没有明显的棱角转折,曲折而迂回。软景与硬景分别展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
(四)形态与寓意之美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过程中,窗芯的设计在形态美学的角度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中图案形式丰富多变,用对称、非对称及动态均衡的手法保证在漏窗稳定状态的基础上不再单调枯燥。非对称均衡,以漏窗内中心处为均衡中心,让窗芯形式中相对应的不同部分,分量感相似,从而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图4),其常采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自然形态纹样,多有植物花卉,如梅、兰、竹、菊、松、桃等素材;动物题材多选取龙纹、凤纹、蝙蝠纹等。除此之外,还有千百种形式,也不偏离结构的对称,它们以漏窗内中心点来分隔两边或四周使之具有相同的状态,从而产生静止的现象,漏得恰到好处。对称均衡的窗芯图案纹理都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在形式变化的同时又一定体现出形式美感。精美的排列、吉祥的图案都会吸引游人前进的步伐。为避免适得其反,纹样大小的选择和置于墙体中的频率都需要考虑到视觉的舒适、稳固的关系。同则乏味,板无生气,要恰到好处,故添加动态均衡手法,须进行反复推敲,让动态感使静态的江南园林漏窗获得伶俐的生机,又于此动势中透出均衡美感。在静态空间表现出相对的静与动即是对称与均衡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过犹不及的处世哲学与做事不偏不倚、恰当适度的中庸之道。
(五)抽象与具象之美
漏窗作为造景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园林主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思想,具体的窗芯,图案样式祥意深刻,且在形式上大多遵循了连续韵律之美,以一种元素或几种要素连续、重复地排列而成,让各个元素之间保持某特定单元距离,在窗框内以横纵向、旋转或重叠式无限地连续延长、重复性地排列起来,使元素设计成为漏窗中的重点所在。在材料选择上,漏窗图案纹样多用瓦片、薄砖等制作,窗芯用或曲、或直的线条排列组合,形成几何图案。精致的花样,美好的寓意,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好象征的图案讲求寓意,装饰性的图案也都满足人的审美享受,根据景色的需要,在灵活辗转的园林小路上,图案也因地制宜地点缀于各处。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漏窗不止于透景、观景的状态,漏窗的形式表现与形式创造还展现了人们精神层面更高的需求。
二、造园中漏窗的美学意义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写有“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漏窗将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框与景相连,无分彼此,宛如一幅天然图画。在江南古典园林中漏窗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重要建筑艺术处理手法,除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和十分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外,它作为一种被充满各种装饰性元素的透空窗,广泛地应用在江南宅园中,还具有相当大的建筑功能。
(一)光线的妙用
漏窗被称作“漏明墙”是因为光线透过窗子而产生光感,有采光之意。日月光线通过漏窗,照射在地面、墙面上增加园林的光感后又影影绰绰,可营造出浪漫迷幻之感。漏窗内外相同,营造透漏空明之意,在树木丛生的环境中,透过漏窗空透处可见窗外景观,而且不规则的植物、景物和规则的窗芯图案交相呼应,自然成趣。本身的花纹图案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同样会产生富有变化的阴影,成为给园景提供灵动生气的活泼元素。
(二)丰富空间层次
漏窗本身就是一道可被游人欣赏的风景,由此及彼,再透过窗洞窥到另一侧风景,增加了园林空间的渗透感,加深了层次感。以墙廊作为载体的漏窗起到了丰富园林景观的作用,使平板的墙面产生变化,适当的连通使单调的廊道空间增添了些许情趣,同时在园林中给人分割空间的感受,游人的视线从此空间穿越彼空间,似隔非隔的朦胧感将窗一侧的景物处于似隐还现的状态,寄实于虚,依虚托实,情景交融于园林内部,含蓄雅致,宛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
(三)引导景观视线
在面积较小的园林中景致宜引不宜泄,漏窗常常被用于其中,来欣赏景色,但是通过窗又不能看到全园景物,只看到其中的一部分,这会引起游人的想象和不停游览的兴趣,起到引景的作用,并可以免除小空间的闭塞感。在中国园林中,窗不仅出现在建筑物上,漏窗也更多地出现在围墙上,人们通过围墙上的一排漏窗观窗内之景,便有入园游赏之想法,于是沿墙找到大门而入,吸引游人继续游览景物。窗的运用也使得园林景区之间似断似续,成为景观之间的转折点。通过转折和引景激起游人的好奇心,吸引游人继续向前游览。增加空间层次,做到小中见大,但漏窗此时只起到引景作用,不是主景,不可以喧宾夺主,须得当置于墙、廊内。园林中漏窗之所以往往被用来引景,是因为窗恰可做一个取景的框架,常设置其为摄取景观的最佳视点,吸引游人远处有景可观,所谓“尺幅窗,无心画”,即是指此。
(四)欲扬先抑的含蓄美
漏窗所产生的漏景效果也被称之为泄景,其实是从框景发展而来的。框景是利用门、窗、洞等完全透空的景观要素,有选择的来框取优美景色。不同于框景的漏景常常是透过漏窗等虚隔物而看到的另一侧景象,利用它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这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其在造园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把景物的透泄似隐还现,使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地勾起游人在游赏过程中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欲望;另一方面透泄的景致本身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游人随着脚步的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的变换感。
漏窗设置于墙廊之上,园林的审美情趣会随之增加。运用漏景的造园手法,增加空间整体的通透性且不至于堵塞景致间的流通,使园林中软景观和硬景观不会完全分离,框取后景可人之处,来开朗游人的视觉感官。漏景借用漏窗本身具有四周围合之功能,依托墙、廊设置漏窗。漏窗虽小,窗芯多端的图案变化,千姿百态,在欣赏漏窗本身之精巧的同时,造园者巧妙选取具有给人耳目一新的远景,主动设置了游人的视觉焦点,控制了视野范围,点景成画。驻足于此,却观赏到另一空间的景物,这种空间上对比的营造手法是被漏窗作为框架所制造出的景深效果,令整个简单的宅园空间变得富有抑扬之节奏。漏窗本身和由它构成的漏景,有藏有露,相得益彰形成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让人感受游走中的悠然惬意。
江南园林的精美小巧,不仅不会使人游览无趣,反而通常有意犹未尽之感。墙体隔空间一分为二,窗之通透可使景景相连,加之窗芯装饰营造隔景的效果,隔而不塞,实中藏虚,把园林连接成一个整体,既不会一览无余,又不会闭塞拥堵(图5)。明确各个分区,实隔、虚隔,用虚实结合这种方法沟通空间,对向往另一景致的引导起到了承接作用。增加畅游园林的趣味性和探索心理来释放游人心理距离,是解决园林面积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漏窗的艺术之美,使其在园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文化意义在中国园林的艺术形式表现,来源于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风俗喜好。由于营造园林的匠师多来自文学绘画之家,在花窗设计时自然便受他们的潜在影响——题材形式多取含蓄之手法,以物寓意。把意境作为园林整体的大前提,杂糅书法绘画的技巧,运用单调单色的材料,将窗之美感发挥到极致。
行走在古人留下的园林瑰宝中,着重关注园林内花窗纹样设计和形式美的运用,惊叹古典园林造园师手法的多样性,粗犷不失细腻,无序不失均衡。亲身体验、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传统漏窗文化中的可借鉴之处完全可以运用在现代建筑中——画龙点睛——体现出整体设计的空间丰富感和闪光点。眼睛看、大脑思,作为环艺工作者的前提是用心去品味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中国古典园林,汲取这经久不衰的元素,引入现代技术,打造出独有的优势。■(孟东生,陈伟 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
[2] 计成.园冶[m].刘艳春,编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