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致命的挑战。一方面受到机械化、大批量的低成本产品冲击,另一方面新材料和新工艺催生新的艺术形式更符合当下审美标准和生活需求,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手工艺。如何使传统手工艺产业在新形势下焕发生机,是产业和学界都在思考的热门话题。地处台湾非主流陶瓷产区的添兴窑陶艺村是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的成功个案,其文化创意产业转型过程值得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添兴窑陶艺村;传统手工艺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7)10-0143-03
添兴窑位于台湾地区的南投县集集镇,创立于1955 年。添兴窑陶艺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而是一个以陶艺设计、生产为主的企业,由于其追求朴实的乡土气息,因此自称为陶艺村。
一、添兴窑的发展历程和各个阶段的社会背景解析
(一)创立阶段(1955~1960)
1955年,林陈梅女士和其两个儿子林天锹和林双喜创立了添兴瓷器工厂,位于集集镇的绿色隧道旁边。林天锹担任第一任窑主。创立初期,添兴瓷器工厂仅拥有一座蛇窑(蛇窑实际就是民窑,官窑也称龙窑)和几间简陋的茅草厂房,条件十分艰苦。当时主要生产生活用的粗陶器和琉璃瓦制品,虽然产品单一,但是做工精细,产品质量在同行业中有明显优势,工厂逐渐发展壮大。
时代背景分析:这一阶段恰逢台湾大力发展经济初期,生活日用品多以手工制作为主,社会各界对粗陶的需求量很大,整个家族都以制陶为生,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当时根本不用担心陶器的销售问题,甚至还经常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
(二)发展阶段(1961~1980)
1963年,由于产品供不应求,窑厂斥巨资购买了一部大型练土机,大大提高了陶土质量,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窑厂的各项事业发展顺利。在这期间,添兴窑也根据市场需求开拓了其他业务,最重要的就是瓷砖的生产和营销。瓷砖在台湾最早出现在陶瓷重镇莺歌镇,添兴窑马上跟上,开拓台湾中部地区的瓷砖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添兴瓷砖在台湾瓷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项业务在后来的家族分产中被分离出去,成立了一个新的瓷砖公司。
时代背景分析:这一阶段是台湾地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前期,机械化大生产已经在其他很多行业实现,公司在这一阶段尤其注重产品质量。台湾当时也处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期。添兴窑的各项业务蒸蒸日上,经营顺利。
(三)转型阶段
1. 第一次转型期(1981~1989)
1977年由于家族分产,添兴窑由第二任窑主林双喜独自接管,接管后基本照旧生产,工厂事业稳中有进。两年后的1979年,林双喜的独子林清河接手管理窑厂。其后的2~3年间是添兴窑旧生产模式的最后黄金时期。此后便开始了长期的转型过程,寻求永久经营的模式。1980到1986年间添兴窑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而进行现代化的改造,相继放弃粗陶、琉璃瓦等主要产品,将窑厂重心逐渐转向现代生活陶艺系列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不断开拓和创新利来app官方下载的业务范围,例如亲手玩陶和园区参观的业务。1984年,窑主林清河注册了“添兴”二字,作为窑厂的专用商标,当时台湾很多企业还没有商标的意识。
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大工业化时代来临,经济发展迅速。制陶产业需迎合市场变化,必须采用自动化的大型设备取代传统的制陶方式。同时,玻璃水晶、塑料石化产品、金属制品等大批量生产取代了粗陶,成为现代家居中的主要生活和装饰用品。陶瓷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类似添兴窑的中小型传统窑厂纷纷倒闭关门或转行。公司适时而变,在新的形势下,逐渐转为文化创意产业方向发展。事实证明,这种转型是非常正确的。
2. 第二次转型期(1989~1999)
从1989年开始,公司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转型。这一阶段主要是将窑厂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开创台湾窑厂旅游之路。公司首先尝试了陶艺教学,受到游客的极力赞赏,公司便斥资建造了大型陶艺教室,将陶艺之旅正式列入公司的经营项目。1990年11月,公司建造的作品展示场开幕,取名为“添兴窑陶艺中心”,主要展示添兴窑的重要作品,是公司对外沟通交流的窗口。从此,添兴窑完全脱离了早期的经营模式,走向文化创意产业之路,经营效益逐步提高。
时代背景分析:从1989年到1999年的十年期间,台湾经济发展直接促使国际化程度提高,到台湾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公司基于深厚的文化基础,结合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力图使添兴窑实现永久性经营。在第二个阶段的转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带动的了当时台湾传统制陶业转型的潮流,推动台湾传统陶艺向现代陶艺的过渡。
3. 第三次转型期(1999~)
正当公司的各项事业茁壮发展时,窑厂经历了1999年9月21日的“集集大地震”,几乎所有设施被毁灭,损失惨重。幸得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捐助,窑厂才有机会重新建造。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资金短缺,但各项硬件设施逐步恢复到震前,公司更进一步转型为全方位的陶艺文化教育与休闲园区。除了社会援助之外,这与公司多年积累的固定客户和口碑分不开,更加坚定了公司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2003年,添兴窑被台湾政府评定为:创意生活事业优良案例。
时代背景分析: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大地震给集集镇带来了严重破坏。此后的几年间是公司的重建阶段,受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公司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影响力,公司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已完全恢复了地震前的各种硬件设施,公司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在此期间获得系列奖项,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二、添兴窑陶艺村产业的转型因素
从添兴窑陶艺村的发展历程来看,转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转型过程离不开时代背景。
(一)工业化时代的冲击
这是转型的外部因素,也是转型的根本原因。早在手工业时期,添兴窑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效益良好,公司经营者考虑的不是转型,而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工业化时代催生了制陶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制陶新技术主要是用现代化的制陶设备降低制陶的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因此,公司在1980年瓦斯窑、电窑、陶土机等设备。尽管如此,公司还是取消了琉璃瓦和粗陶的生产,走向了转型之路。可见对公司影响更大的是工业化带来的新材料和新产品,例如石油化工的塑料类产品、玻璃水晶产品等,这些新产品颜色丰富、造型多变,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更加符合现代家居生活的审美和功能需求,这对粗陶行业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公司从1983年开始的后面三年内相继取消了粗陶和琉璃瓦的生产。
(二)台湾工业大兴化和垄断市场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大部分工厂皆转型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逐渐形成了区域工业体系和垄断的经营格局,台湾政府从侧面扶持这种产业格局。受这种经济格局的影响,台湾政府扶持陶瓷产业占区域产业比较高的莺歌镇为陶瓷重镇,而添兴窑位于南投县,并非陶瓷产业的集中地。在工业大兴化的浪潮下,公司如果墨守成规,不实施转型,很容易被市场吞没。
(三)公司经营者制定永久经营的发展策略
添兴窑第三代负责人林清河先生在公司效益依然良好的70年代末,已经预感到粗陶行业的没落趋势,已经在为公司转型做准备,后来的工业化证实了他的眼光和远见。他通过对西方国家和日本陶瓷产业的调查和研究后发现:一些长久经营的企业,并非作品本身质量比其他公司好,而是由于这些企业历史悠久,作品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制作陶瓷的新技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快速获得,而文化与传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者,技术的竞争只能导致整个陶瓷行业形成以价格战为主的恶性竞争,若以文化为主导,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带动整个产业。公司在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严谨的调研论证和思考后,将公司的发展方向确定为以文化背景为基础的陶瓷创意产业。
三、添兴窑陶艺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过程
(一)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
公司负责人林清河先生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创意注重文化内涵,创意是一种辅助方式;而创意文化是把创意加于产品上,若不能以文化为支撑,则很难体现创意的价值。他同时还强调了,公司所做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只靠创意不能将企业支撑起来,必须将文化内涵作为整体构架的基础,方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文化创意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是单一产品能体现的,整体性的表现才能表达出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带动整个产业。林清河先生一直强调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他说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效仿做文化创意产业,而事先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撑,出来的结果很可能是肤浅的手法、华丽的包装和空洞的内在,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长久发展。(图1)
(二)文化创意的来源渠道
企业发展确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后,文化创意成为添兴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如何实现文化创意是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按照常规来讲,创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灵感,即一种突发的行为;二是针对一个问题,经过慎密的思考后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但创意的实现方式都离不开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负责人林清河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创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源源不断,只靠创意很难实现长久的创作,还需要将文化作为创意的外部框架,才能使创意有意义的融入产品中。通过对公司产品的分析,我们发现产品的创意渠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多年发展的历史积淀,从早期产品中获得灵感;(2)从台湾文化中找出元素并放大,例如以下民间故事和民间图案等;(3)将制陶技术毫不吝啬地传授予其他爱陶之人,例如学生和游客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获得新的思路和创作灵感;(4)通过新技术或新工艺改善产品;(5)设计与乡村生活像结合的朴实风格陶器;(6)从生活环境中探寻陶瓷的使用领域,设计使用价值较强的陶器。无论陶器造型如何变化,公司产品从来没有脱离自然率性、朴实无华的内涵。
四、转型后添兴窑陶艺村的产业构成
转型后,根据公司的职能和业务需要,组成部门有了新的划分。公司目前大约有固定员工20名,但分工清楚,大致分为:研发中心、行政部、生产部、销售部、游客服务部、餐饮部和客房部。
公司目前开展的的业务主要有:
(1)园区参观。参观内容有:陶艺的制作流程;南投陶艺、添兴窑文物、工具展;各类创作作品展等,参观过程中有专人负责讲解,介绍的主要内容有:南投县陶艺的发展史;添兴窑发展历程和其他相关的陶艺事项。
(2)生活陶艺品产销。基于50年的制陶经验,静心制作一系列的生活陶艺品,供消费者选用,主要有食器、花器、茶具、酒及一般生活陶艺装饰品。
(3)个人陶艺创作、柴烧陶产销。窑厂培养许多陶艺工艺师,长期进行各种陶艺创作,并设计制作了高品位的现代柴烧陶,供行家鉴赏和收藏。
(4)亲手玩陶(陶艺体验)。为个人提供一个完善的制陶空间,并配以简单的技巧指导,协助参与者成为一个速成的“陶艺家”。
(5)个性陶艺品的设计与制作。结合客户的个性和实际需要,设计专属的陶艺礼品或生活用品。
(6)景观陶瓷、陶瓷建材的设计和施工。
(7)陶艺演习、陶艺彩绘、陶艺游戏的策划与执行。这一业务一部要求40人以上,可根据个人或团体的需要量身定做,安排不同的陶艺课程或活动内容。
(8)陶友会馆。特色陶艺文化民宿:提供陶友住宿服务,集结促陶艺生活的深度空间。
(9)枫仔林艺廊、会馆艺廊。专营南投县美术名家及台湾陶艺名家的作品展览及经济代理。
(10)附设绿色长廊庭院餐饮小站。陶艺特餐(需提前一周预约,吃饭送个人专用手工陶碗)、纪念咖啡(喝咖啡送纪念杯)、另外有个人简餐供应。
五、添兴窑陶艺村的现状和挑战
(一)添兴窑陶艺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公司虽然进行了成功转型,但转型后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发过程。由于产品不能大批量,加上市场不稳定,很难把握市场需求量,无法投入较大资金研发;窑厂需求的人才较为特殊,社会或院校培养不足,仅靠窑厂培养难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经济环境动荡,从业人员无法安心工作。
2. 生产过程。产品种类多但数量较少,台湾的人工工资水平高,因此产品成本偏高,生产部缺乏有经验的工人,市场不明确也给生产带来难度。
3. 营销过程。首先是缺乏营销人才,其次是销售的通道还不够健全,普及度不够。同行业的恶性竞争也给销售带来很大麻烦。
此外,资金不足,合作银行的信心不足以及工作人员的信心不足也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不失时机的与外界力量结合
公司依靠自己多年的制陶经验与台湾工研院合作研发竹炭陶系列的养生产品,真正的实现技术和艺术相结合。例如公司开发了竹炭陶茶具,这种茶具能消除茶中的其他异味,使茶更加浓香纯正;竹炭陶餐具蒸煮各种食物,能让食物增色增香,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竹炭陶片放入茶壶、水杯中,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让茶品、酒类等变的更加甘醇;用竹炭陶开发佩戴首饰,能促进周边器官的血液循环,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与首饰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竹炭陶,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现在,添兴窑开发的竹炭陶系列产品已经被列为台湾的文化旅游商品。
六、结论
1、传统工艺产业的发展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从19世纪末威廉·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到上世纪80年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争,传统工艺产业的兴衰无不证实了这一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给传统工艺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应时而变方为上策。
现在,很多传统工艺产业同样处于添兴窑厂当时的岔道口,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长久繁荣。
2、产业的转型并不代表企业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添兴窑陶艺村的成功转型,虽然走出了倒闭的阴影,使传统制陶业走向另一种盈利模式,但必然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这也是永久经营企业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
3、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根本。交叉创新不失为一种发展的捷径,但交叉的结果一定要产业意义,合作的双方要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才能使产品锦上添花,否则就会生搬硬套,结果适得其反。■(赵利权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福建省高校文创产品设计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b13066s
参考文献:
[1]许忠伟.文化创意产业案例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朱庭逸,方雯玲.工艺新境——打造手工精品的经营之路[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4.
[3]文创时代: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创新(20062015),蓝色智慧研究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4]邓成连.设计管理:产品设计之组织、沟通与运作[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9.
[5]顾江.文化创意产业(第2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6]张京成,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蒋勋,等. 行走台湾:台湾文化人说自己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