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已毕业学生的回访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一体化教学不仅是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更是课程体系及知识体系的一体化。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应该立足于教学目标分析,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文章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园林植物配置为例,试图讨论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为学生张拉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知识体系一体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互动,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内容;方法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g42;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7)12-0138-03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并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主张学校应该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改革,以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对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可寻找到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中的诸多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一、毕业生就业数据研究
通过对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0、11、12级共计93位毕业生进行课程学习与工作关系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3份,回收76份,回收率为81.72%,与设计相关行业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比59%。大学学习期间对现在工作最有帮助的一类课程调查中,设计实践课与设计理论课、学科交叉课、选修课、文化课、英语课相比高居榜首,达到42%。而设计理论课和学科交叉课分别占比18%和14%。可见设计实践课的训练对未来的学习工作意义重大,而设计理论课与学科交叉课的数据显示理论课和与设计相关的其他课程均可能会对未来的工作有较大影响。同时,已毕业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在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方面具有较明显的缺陷,数据显示分别为13%、25%、38%、24%,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非常关注课程实践性的,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机会,满足市场需求。34%的学生认为在学期间思维水平局限是学习上的短板,应该加强思维训练。在随后的问题:在学期间最缺少的训练是什么?数据显示,思维训练占比34%、电脑训练占比27%、手绘训练占比20%、纯理论训练13%,可见,学生更关注课程中的实用性训练而非纯理论训练,而实用训练中则以强调工作和学习方法的思维训练为主要的欠缺内容。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应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加强与专业课相关能力的训练,加强思维训练,我校的一体化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环境艺术设计不但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去巩固所学知识,还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促进实践结果符合人的使用需求。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通过大一至大三的三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置的论述,讨论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为学生张拉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知识体系一体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互动,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实现高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方法与目标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容
1.课程体系一体化
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建设必须重视专业伊始的导论课,同时赋予专业课的导论教学以灵魂①。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就对整个学科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因此,在导论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梳理出专业的课程脉络,理顺专业课程安排的逻辑结构,让学生明确专业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及所获得的能力。通过常见的案例为学生展示课程学习与实践生产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工作范围。适当增设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课程或衔接环节也可以加强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在教学大纲制定之时就应该针对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开设一些新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课程间的衔接不明确带来的学生对于知识结构认知不清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各门专业课程,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表1)
2.知识体系一体化
除了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外,所学的具体知识也需要以一体化的视野来进行引导。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详细陈述该门课在环境艺术设计所处的地位,这门课程如何影响设计决策,让学生明确各课程之间的整体框架设计和逻辑关联。在知识点的授课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各个知识环节的彼此联系,从曾经的学习中得以领悟和提升。在课程教学中回顾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引入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相互关联起来,以达到更快领悟真正掌握。
3.理论实践一体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教学情境”相联系的,“只有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进而对新知识接纳、吸收,最终转换为个人能力的提升”②,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转向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一方面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的巩固,另一方面还能提升从实践总结理论的能力。
通过课程与作业一体化设计,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让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并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完成,让学生主动参与,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和目标
一体化的教学应该是从教学目标反推教学方法的过程,通过教学目标的不同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因此,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课程目标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多方面和谐发展。专业基础课应该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专业方向课应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而在专业选修课中则更应该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法:
1. 视频式教学:教师结合课程的知识点剪辑一些有趣的网络公开课及视频资源的片段,鼓励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后找寻相应的资源来进行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2.案例式教学:通过大量的案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视觉化、图示化。
3.考察式教学:让学生对环境场所有清晰的认知,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在情景中深入观察。
4.项目式教学: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教学过程中展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课题需求,课题的灵活性也带来课堂交流方式的改变。
5.竞赛式教学:将竞赛题目作为学生的课程作业,以竞赛带动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横向比较,查缺补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个别学生获奖可以提升自信心并刺激周围的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未来的学习。
6.讨论式教学:通过设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
7.评图教学:课程结束后将课程成果展示在学校的展厅供其他学院师生参观点评并邀请本专业其他教师、企业设计师及项目主管参与设计评图。根据课程内容联系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加强课程一体化实施的重点。除了课程教学之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善用网络资源扩大视野。(表2)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案例
《园林植物配置》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三的专业必修课,它通过研究地形、气候、土壤、城市环境、区域环境等相关因素,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场地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环境特征,以合适的方式将适宜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以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艺术类专业的园林植物配置应该发挥自身的空间优势,同时,将审美因素最大化是艺术类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知识体系一体化的引导过程中应该强调植物建构空间的功能,强调从二维的平面设计构中可以尝试跨界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课程感受。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以乔灌草搭配出的园林环境来解释空间概念,地被植物犹如底面,树干犹如柱子,绿荫笼罩的树冠犹如屋顶,建筑设计空间意象的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空间思维、扩展学生对于植物运用的理解。这门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尊重自我对于设计场地的认识。鼓励学生从观察中习得经验,更能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表3)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体系仍处于发展期,有诸多不足需完善。由于其艺术类专业的专业特性使得艺术性有余科学性不足;如何将理论和实践高效融合又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何保证学生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上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如何打破一门课程的局限;如何将多个知识点、乃至多门课的内容联系起来,编织一张完整的设计知识网络;如何将理论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以一体化教学的视野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完善一体化教学的知识网络体系及教学模式,衔接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徐家玲 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
注释:
① 王祖山,康翠萍,张琼.如何赋予大学专业课的“导论”教学以灵魂?[j].现代大学教育,2016(01):100-104.
② 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3-66.